作者:贾宝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8-4 9:22:29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被就业”现象折射了什么
 
近日,西北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赵冬冬在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西安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随着赵冬冬帖子的发表,“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7月28日回应说,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
 
随着“被就业”一词的蹿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一家网站随后展开的在线调查中,70%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毕业之际有过“被就业”经历。一些网友认为,“被就业”现象在全国各地院校普遍存在。
 
“被就业”现象究竟折射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什么问题呢?
 
笔者认为,首先,折射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就业困境。这一困境本质上是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专业布局、就业观念等方面与社会发展、就业结构、岗位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直线上升之势。2001年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9年达611万人,8年增加了496万人。据报道,2009年包括611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此,部分高校在年初对本校毕业生发出动员,“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就业”。即便如此,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截至7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这一数据当然包括“被就业”者。
 
其次,折射了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大学办学自主的矛盾。“毕业生就业率”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往往与高校的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挂钩。然而,今天的毕业生就业率,是一个很难有确切统计口径的指标。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当然算就业,升学、出国算就业,和同学朋友合伙创办企业也算就业,这些都可通过就业协议、录取通知、营业执照等文本方式予以确认;在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背景下,毕业生回乡养猪、在家开网店、当自由撰稿人也算就业——这些很难通过签订就业协议的方式予以确认,这为就业率统计中的弄虚作假开辟了巨大空间。西北政法大学的做法,只是众多弄虚作假方式的一种而已。实质上,就业率问题涉及到政府和大学的关系。目前,全球高等教育宏观治理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就是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型:政府逐渐解除对高等教育的全面控制,转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宽阔的发展参数,激发高等教育系统的创新性,激励大学自主办学,鼓励高校加强自我调节,实现间接的宏观调控。从这个角度看,毕业生就业率更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进行自主办学、自我调节的风向标,而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放鞭驱赶高校疾步前行的一种工具。
 
最后,折射了大学教育片面的质量观。一些人将如今的高校形容为人才加工厂,“找到工作”似乎成了最终归宿,而不顾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这种观点是客观真实的写照。其实,以就业率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成败的指标,反映了一种短期、片面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培养不可一蹴而就,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临近毕业时顺利就业未必就是人才,没有就业也未必是庸才,以毕业十年后的表现看谁优谁劣,或许是一个更有合理性的时间尺度。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正从单一质量观向全面质量观转变。全面质量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哲学基础。全面质量观意味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训练,更要注重个人品质的提升,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全面质量观意味着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不仅要在专业上达到相应的标准,也要在知识结构、品性与人格等方面得到相对提高。
 
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教育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为此,大学教育应提供普遍和完整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专业教育。对照“被就业”现象,我们的高等教育确实需要很多反思。
 
《科学时报》 (2009-8-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