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验3”号完成南沙综合调查和科技基础考察航次任务 |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历经54天的海上调查作业,航行7040海里,完成了2009年5月南沙综合和科技基础性考察航次任务,于6月20日胜利返航。
这次考察航次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近年来安排考察任务最多,完成考察任务最出色的航次之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亮点:
一是创造国内深海潜标连续投放时间最长、观测资料最完整的历史。在南沙海域成功回收投放近2年的深海潜标——海流观测潜标,创纪录地取得了连续近2年的深度500m以上的海流剖面资料。
二是成功回收同济大学近2年的深海潜标——沉积物捕获器潜标。
三是首创了深海潜标附加子串潜标的潜标锚系设计方案。取得了1个多月深度400m以上的海流、温度、盐度的加密观测资料,为研究海洋突发现象提供宝贵资料。
南沙综合和科技基础性考察航次执行期间,5个考察分队在“实验3”号全体船员配合下,发扬优良传统,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克服了海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考察任务。
水文队进行了101个计划站位和3个增加站位的温-盐-深观测,129次投放SBE911Plus CTD,从CTD观测资料发现,巴拉巴克海峡南海海域仍存在低盐水被侵入现象(该现象在2007年5月南沙综合调查也有发现)。全程走航ADCP观测、表层温盐走航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观测,完成180海哩的走航MVP300 CTD观测,回收三套深水测量潜标锚系,2套上层子串潜标,投放4套深水测量潜标锚系,在岛礁边缘进行11天波浪观测,抛放48个GPS探空气球,投放1个Argos表层漂流浮标,投放40次TurboMap海洋湍流微结构观测。
地质队在西沙东北面深水区采集到了风化火山岩,这一发现可能对研究西沙海槽的构造活动及周围油气的运储有一定意义,采表层样26次,柱状样6次,微生物表层样16次,有孔虫拖网15次,硅质拖网12次。
海洋生态队进行浮游动物拖网采集、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叶绿素的采集、微微型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水体总有机碳(TOC)样品的采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细菌生产力、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等培养实验。完成叶绿素样本、浮游植物、微微型浮游植物采集76个站位,水体总有机碳采集56个站位,浮游动物拖网22次,在8个站位进行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海洋化学队采集20个站位Fe样品130个,采集58个站位营养盐和I样品480个,采集37个站位溶解氧平行双样,样品520个,采集37个站位浮游生物样品300个,2个站位(NS29和KJ34)的Fe现场加富培养实验,采集了营养盐、叶绿素及Fe样品共计约120个,同时进行13C-POM、15N-POM,2H、18O和15NO3- 断面分布研究。同时开展南沙海域大气和海水CO2交换过程及通量的现场监测和分析,共采集分析表层海水样648个。
鉴于海洋观测在认知海洋方面有特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和海洋大国,针对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海洋现象或特定的海洋科学问题,致力于发展海洋观测科学技术,建设全球或区域的海洋观测系统,组织实施阶段性的或长期的海洋科学观测计划。南沙科学考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持续30年的海洋观测项目,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崇高的学术声望;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的品牌之一。2009年南沙综合调查和科技基础考察航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对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方面的重要贡献。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