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家,爱因斯坦无疑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作为人,却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迄今为止,他作为儿子、学生、恋人、丈夫、父亲、朋友和导师的形象,不说支离破碎,至少也是不完整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没有彻底改变人类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辐射的看法,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关心他的私生活了。
一本畅销的科学读物
以往大多数爱因斯坦传记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或褒或贬,将爱因斯坦个人生活的某些层面过分放大,让读者无所适从。随着一些相关文件的解密,《爱因斯坦全集》(目前已出版11卷)的不断问世,爱因斯坦档案向研究者的完全开放,有关爱因斯坦的“糗事”似乎也都暴露无遗了。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一批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问世。逢五逢十的爱因斯坦周年庆,集中出现的爱因斯坦传记更多。在这一庞大的“爱因斯坦产业”(Einstein Industry)中,要想站得住脚,没有点真功夫恐怕是不行的。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的《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出版于2007年,没有赶上爱因斯坦的周年庆,出版后却广获好评。据说本书初版即印了50万册。作者在20个城市的巡游签名演讲更让本书引人瞩目。他在收视率极高的《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节目上频频露面,将全书首次在《时代》(Time)周刊上连载,更是让本书几乎家喻户晓。全书的CD版也销量不错!我就花60多美元买过一套。一种非虚构(non-fiction)题材的书,能火成这样,不能不让人感慨。同样题材的书,只有派斯(Abraham Pais)的《上帝难以捉摸——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活》卖过同一数目,但与沃尔特的全面开花架式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除了艾萨克森这一让人羡慕的美国“学术超男”运气好之外,恐怕与传主的名声也有关系。还能找到一个比爱因斯坦更能代表科学和科学家的人吗?
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著名智库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执行总裁,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的前任主席。他是一个典型的科学作家(science writer)。在写这本书之前,他写过两本畅销书:《基辛格传》(1992)和《富兰克林传》(2003)。艾萨克森极具叙事天才。看他的书,首先会想起莎士比亚的戏剧。一开始,他就对即将在书中出场的近40个主要人物作了简短介绍,让读者忍不住想往下看。通过作者饱含同情的叙述,一个充满魅力、激情四射、天性坦率、信念坚定的“性情中人”的爱因斯坦的形象出现了。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很好地刻画了爱因斯坦的性格特征:“他既为人和善又超然物外,既才华横溢又有点摸不着头脑。带着一种心不在焉和冷嘲式的幽默感,爱因斯坦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对于缺点和过错,他表现得很诚实,有时(但并不总是)的确像他看起来那样幼稚。他既挂心整个人类的命运,也关心具体的人。对宇宙真理和世界议题的专注使他显得似乎不太关心眼前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国家而放弃个人自由。”在爱因斯坦离我们而去50多年后,作者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爱因斯坦仍是20世纪最值得纪念的人。
一部综合全面的爱因斯坦传记
很难有一本爱因斯坦的传记能如此综合地将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在一起,而条理又如此清晰。在这本书问世前,无论是对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活、政治倾向、民族认同,还是宗教态度,都有一两本或几本得到学界公认的杰出专著。有关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贡献,学界比较推崇派斯的《上帝难以捉摸——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活》;弗尔辛(Albrecht Flsing)的《爱因斯坦传》则被视为对爱因斯坦在德国的政治、社会方面描述最为准确的书(可惜大部分内容集中在爱因斯坦被迫在美国定居之前)。关于爱因斯坦的创造性工作,尤其是他发现狭义相对论的经历,米勒(Arthur Miller)的《爱因斯坦·毕加索》有非常精彩的分析;雷恩(Jürgen Renn)的《站在巨人和侏儒的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则从思想源流上对爱因斯坦的创造性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哲学探讨;雅默(Max Jammer)则对爱因斯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犹太身份的逐渐认同,有着令人信服的叙述。但能够把所有这些因素都放在一本书中,而且用数条明确的线索贯穿全文,让众多人物围绕着爱因斯坦依次、轮流或集体登场,把一个鲜活的爱因斯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恐怕并不多见。艾萨克森的这本书是其中的佼佼者。艾萨克森在牛津受过哲学训练,他对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的介绍颇具功力。阅读他关于休谟、马赫和康德这些影响了爱因斯坦思想的哲学家的介绍,是一种思想的享受。尽管作者并非物理学家,但从“量子纠缠”那一章,可见作者的科学素养不差。有趣的是,科学作家们常比专业人士有更大的冲动向公众介绍科学成就。其优势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做到这一点。
相比于科学方面的叙述,作者在作为人的爱因斯坦上着墨更多。在一些问题上,他纠正了人们的错误印象。比如,以往谈到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去世时,总是说爱因斯坦一点也不悲伤,倒有点像鼓盆而歌的庄子。艾萨克森的书则以确凿的证据表明,爱尔莎死后,爱因斯坦感到非常悲伤,以至于哭了。他与爱尔莎的结合绝不是爱情的典范,甚至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一桩方便的婚姻。作为妻子,爱尔莎对丈夫既疼爱又苛求,既是保护伞,又受到社会欲望的驱使。经过一些艰难的磨合之后,他们后来已能和谐相处。
本书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作者对美国的所谓“自动复正”式的民主的称赞,或许有点走过了头。在第24章“红色恐怖”中,作者在详述了罗森伯格夫妇事件、弗劳恩格拉斯事件,尤其是在奥本海默事件中爱因斯坦强烈的反麦卡锡主义态度后,得出如下结论:“爱因斯坦不习惯于能够自动复正的政治体制,也不能完全欣赏美国的民主及其对个人的自由的培养是多么有弹性。”这让人想起了爱因斯坦晚年的好朋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呆板的逻辑学教授哥德尔(Kurt G del)的著名轶闻。哥德尔经过严密的推理发现,由于一条规定的疏忽,美国的宪法有从民主制演变成独裁制的逻辑可能性。后来无人记起哥德尔究竟指的是哪一条规定了。从美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由意识形态主导而导致的人间悲剧——从奥本海默到李文和来看,美国的民主绝非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能“自动复正”。不然的话,爱因斯坦绝对说不出“我宁愿做一个管道工或小贩”的话来了。
回想起爱因斯坦的第一本传记问世时的情形,不禁让人感慨万千。1921年,柏林的出版商莫什科夫斯基(Alexander Moszkowski)通过爱因斯坦夫人爱尔莎的牵线搭桥,在与爱因斯坦多次交谈的基础上,写出了第一本爱因斯坦传。对于是否出这本书,爱因斯坦当时比较犹豫。自从1919年的日蚀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后,他已名震寰宇,但他所处的德国社会却弥散着一种不健康的反犹主义气氛。由于爱因斯坦率真的性格,他在书中对许多敏感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好朋友玻恩(Max Born),尤其是其夫人黑蒂(Hedi)怕给爱因斯坦引来麻烦,同时给反犹主义平添口实,极力反对这本传记出版。与当时的大多数德国教授讨厌成为媒体的关注点不同,爱因斯坦一开始就深知现代传媒的重要性。在他生前,他的两个女婿各写过一本有关他的传记。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爱因斯坦并没有制止这些传记出版。爱因斯坦的名声与传媒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
艾萨克森比以前的任何爱因斯坦传记作家都幸运。他有太多的材料可用。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它几乎适合于所有类型的读者。译文与原文一样,读起来都非常顺畅。
《科学时报》 (2009-6-11 B2 科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