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彬 应俊俊 李伟斯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2-10 2:44:45
胡小刚:从教20年后的博士生
 
 
        2003年,已经年满40岁的胡小刚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工学硕士学位,同年他又考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从事了20年的教师工作后,他再次成为了一名“专职学生”,这位已经年逾不惑的博士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他的毕业论文也荣获了该年度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年轻人要有明确目标
 
1983年,专科毕业的胡小刚来到了一所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师工作。由于自己所教授的并不是主科,所以他的工作压力并不大,课余时间相对也比较充余,这样的生活对于胡小刚来说,显然“没有什么挑战性”。在空闲时间里,生性好学的他始终没有中断对知识的汲取。此时的胡小刚就已经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在工作两三年后,他参加了中科院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但遗憾的是,他落榜了。
 
尽管第一次考研失利,而且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也没有再次参加这样的考试,但继续深造、搞科研的想法却埋藏在他的心里。“可以说,这20年,我的功课一直没有放松过。一直都在看书、学习。”胡小刚说。
 
针对自己这一年龄段人普遍对计算机、外语等科目的掌握比较弱的特点,在学习中,胡小刚开始有意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也正因为这份努力,若干年后,在2003年的博士入学考试中,他的英语考出了近80分的好成绩。“我很骄傲,因为我的这个成绩要比很多直博的应届生还要高。”
 
谈到自己如此执著地要考学的原因时,胡小刚坦言,相比起教书,搞科研要更适合自己的性格。“搞科研需要的是在学习中考虑一些问题,需要动脑筋,这正是我最喜欢的。”他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目标给自己定一个规划,无论选择什么职业,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并为之去奋斗,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成就。
 
基于这样的理念,1994年,胡小刚成功地考入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并从在职本科生一直读到在职研究生。最终,20年前没有成为中科院硕士生的他却在2003年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
 
比导师大四岁的学生
 
胡小刚的博士生活从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
 
刚刚考入测地所的时候,胡小刚攻读的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学位。因为专业跨度比较大,胡小刚感觉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又由于导师身体状况不佳的缘故,胡小刚最终决定改换专业,师从柳林涛研究员,研究方向也改为了现代数据处理方法与理论。而他的这位新导师要比自己整整小上四岁。
 
在当了20年老师之后,身份一下子又变成了学生,而且是师从了一位比自己还年轻的老师,这样的“身份落差”对一般人来说,接受起来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胡小刚对此却很看得开。“我觉得还好,可能与个人性格有关系吧,和导师在一起,我也没有什么‘抹不开’的感觉。”
 
对于这位新任的导师,胡小刚说,他性格和自己很相似,而他的教育方法也更适合自己。“他不会给我布置具体的任务,也没有进行非常细致的指导,而是让我顺着自己的想法去钻研,我经常会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怎么样去科研,导师的这种培养方式让我有了充分的个人发挥空间。”
 
也正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胡小刚开始了对新领域的探索,在钻研导师研究的小波变换的方法时,胡小刚发现在处理气压的变化方面,小波变换有其明显的优点。基于这一研究内容,胡小刚很快就写出了第一篇文章,并于2005年发表在大地测量顶级刊物《大地测量》(Journal of Geodesy)上。第一篇文章的成功发表增强了胡小刚后续研究的信心,在这之后,他先后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获得了如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奖励、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
 
在别人看来,在完成专业间的跨越方面,胡小刚用的时间并不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也并不容易。刚入所时的那段时间,因为专业跨度较大,小波变换理论入门比较困难,为了更加透彻地掌握基础知识,所有关于小波变换的书几乎被胡小刚看遍了,几乎每天他都会学习到晚上12点之后。“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我坚信勤能补拙。”胡小刚说。
 
三年只为这篇论文
 
2006年7月,胡小刚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也是让他颇感得意的一件事,因为他所学习的这个专业,尽管规定学习时间为三年,但一般很少人能在三年之内将学位拿到手,很多人都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2007年,胡小刚的博士学位论文《时变重力信号的小波分析》获得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一年之后,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这篇论文成功入选。
 
“如果再年轻一点儿,自己可能会高兴一些,但现在的我早已经过了兴奋的年龄了。”对于得奖,胡小刚坦言,自己很是平静,他觉得这也只不过是给自己的读博岁月画了一个漂亮的句号。“从某种方面来说,我用了三年时间,只为这篇论文。三年来,我所作的所有研究都是为了这个,几乎我发表的所有文章也都是与之相关的。”而谈起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他却觉得“平淡如水”。
 
“如果说我比别人有什么优势的话,可能就是我比较能坐得住吧!”胡小刚说,生性喜欢钻研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我会从下午5点一直坐到凌晨2点。”除此之外,他的博士生活显得比别人平淡很多。“吃饭、睡觉、作研究,偶尔运动一下,这几乎就构成了我这三年生活的全部,其他的似乎就不剩下什么了。”
 
在做了20年的老师后,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学生,当对这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作一评价时,胡小刚坦言自己还是钟情于他的科研工作,“三年的学生要比20年的老师更有意义”。博士毕业后,是留在研究所继续搞科研还是去大学当老师?胡小刚选择了前者。工作后的第一年,他就成功地申请上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胡小刚正致力于汶川大地震的震前扰动现象研究,相关论文已在一些学术刊物上连续发表。“科研的道路是艰辛的,所幸的是,我找准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我还是挺有信心的。”胡小刚说。
 
《科学时报》 (2009-2-10 B1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