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琛辉 崔雪芹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3 23:57:40
选择字号:
孙玉壮:国际期刊主编之路的启示

 
《能源勘查与开发》封面 
 
 
 
孙玉壮与巴西南大河联邦大学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孙玉壮 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地学院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地质学科带头人,河北省煤炭学会副会长;邯郸市地质学会理事长;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杂志主编。
 
日前,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孙玉壮博士被聘为国际期刊《能源勘查与开发》杂志的唯一主编,这是他继担任国际期刊《世界工程杂志》主编、《国际煤地质学杂志》编委之后再一次在国际期刊任职。
 
[科学时报 孙琛辉 崔雪芹报道]《能源勘查与开发》,英文名Energ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英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双月刊,被SCI收录,同时被EI网络版、光盘版收录。
 
2009年4月,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孙玉壮教授被聘为该杂志唯一主编。这位言语不多、甚至不太愿意介绍本人成就的低调学者,凭什么能担此“大任”呢?
 
担任主编缘于其学术影响力
 
中国学者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的人少之又少,这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也曾在博客中提到,从国际科技期刊的实践来看,优秀的主编往往也是优秀的学者。可以想见,孙玉壮担任国际期刊主编,完全缘于其学术影响力。
 
事实正是如此。这位最初学地质,目前从事成矿规律、应用地球化学、环境分析与监测研究的教授,在自己潜心钻研了近30年的地学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曾在德国求学6年,在科隆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亚琛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在海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截至目前累计发表SCI论文32篇,SCI他引130余次,发表EI论文20多篇。
 
对孙玉壮来说,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并非首次。早在2004年,他就担任了全球发行的英文期刊《世界工程杂志》(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的主编,该期刊由河北工程大学、美国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立建筑大学和英国朗堡大学航空与自动工程学院四家单位合办。2006年,孙玉壮又任《国际煤地质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v)编委,该刊2007年SCI影响因子1.7,为本领域最高级别杂志。
 
孙玉壮此次新任主编的《能源勘查与开发》杂志,于1982年创刊,主要刊登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等成矿机理和能源勘探开发方面的研究论文。由于他此前多次在该杂志刊登研究成果,引起前任主编克里斯托夫·雅布翁诺夫斯基(Christopher J. Jablonowski)博士的高度关注,并在卸任时向英国科学出版社大力推荐。该社经严格评估,最终决定聘任孙玉壮主持该杂志编务工作。
 
据ISI网站报道,SCI截至2004年12月即收录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种重要科技期刊和正式出版的专著、会议论文、书评等,其中期刊主要取自发达国家,美、英两国期刊即占56.8%。而中国期刊由于科研水平、语言障碍及不重视引文等原因被收录数量很少,当年被SCI网络版收录93种,光盘版收录29种。到2008年,SCI收录的科技期刊已达7000多种,而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仅有153种,占全部SCI检索杂志的2%,这与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极不相称。在被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中,大多由发达国家学者担任主编。而由我国学者出任的欧美出版的国际杂志主编,用一位国内学者的话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少”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馆长刘洛夫说:“孙玉壮担任这样一本国际知名杂志的主编,意义太大了。首先,这对于国内同行来讲是一个鼓励,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正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孙玉壮个人才有机会做很多科研项目,也有很多机会参加国际交流。其次,这也为那些尽管论文质量比较高但不熟悉国外杂志情形和科技英语写作不够好的国内作者,提供了一个在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的机会。因为孙玉壮既懂英语又懂汉语,编辑修改我国作者的论文比较容易。再次,这对促进我国整个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杂志越专越好
 
从接到《能源勘查与开发》的聘书起,孙玉壮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杂志的编辑运作中,他利用在国际期刊大量投稿及多年任职的经验和思考,着手重组杂志编辑部、联系编委、招聘工作人员、组织稿件等一系列繁忙的工作。经与英国科学出版社协商,该杂志主办单位调整为河北工程大学,编辑部设在河北工程大学,主编全面负责约稿、审稿和编辑工作;而印刷、出版发行和征订工作仍由英国科学出版社负责,继续在英国进行。
 
短短2个月,孙玉壮已经为《能源勘查与开发》重新聘任了23位编委,编辑了两期稿件。编委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印度、阿联酋、伊朗、伊拉克、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哥伦比亚、泰国15个国家,主要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源、铀矿等专业领域。根据国际惯例,学术期刊编委的职责是选择审稿专家,而不从事一般意义上的审稿工作。因为对繁重的审稿任务来说,20多位编委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众多研究领域又都衍生出大量分支,编委们要负责找到与论文内容“对口”的专家;而作为主编,则要对各相关领域有宏观的了解,并充分掌握每位编委的个性、研究领域和治学态度。与单位的上下级关系不同,主编对编委实行松散的学术管理。稿件投到编辑部后,由主编根据国家所在区域、学术领域范围分发稿件到相关编委,编委找专家审稿并提出处理的建议。
 
孙玉壮此次聘请的23位编委中,大部分是他国际上的学术同行或者朋友。据他介绍,这其中有很多名气比他大的专家,如《国际能源杂志》前主编艾·莱尔凯(I. Lerche)和克里斯托夫·雅布翁诺夫斯基,《国际煤地质学杂志》前主编吉姆·豪威尔(Jim Hower)、现主编代世峰等。一般认为,能够吸引高水平的编委“加盟”,仍然依靠主编的学术影响力及被认可的程度。
 
“我觉得杂志越专越好。”孙玉壮介绍,《能源勘查与开发》杂志的读者群主要是高校博士生和教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企业的技术高管,以前杂志的发行方向和刊载内容相对宽泛,他希望以后把它办得更“集中”一些。
 
据了解,《能源勘查与开发》此前一度出现稿源不足的问题。“杂志要真正办好,学术影响要不断提高,备选稿件应该很多。”对于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孙玉壮表示乐观,他介绍,自己接手杂志2个月以来接收、发表稿件比为3∶1,目前前来咨询投稿的专家学者日渐增多,相信形势只有越来越好。
 
最看重主编的身份
 
作为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孙玉壮不仅承担行政管理工作,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他坦言,最看重的还是杂志主编的身份。因为这说明在业内的学术成就已经被人认可,是一份难得的荣耀;它同时是一个宝贵的国际学术平台,可以通过组织、审阅稿件结识顶尖人才,从而大大促进国际学术交往。
 
“中国学者担任国际期刊杂志主编,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增学教授指出,《国际煤地质学杂志》前主编吉姆·豪威尔曾说过,上世纪80年代以前煤地质学的研究中心在德国,上世纪末研究中心在美国,现在研究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目前,《能源勘查与开发》和《国际煤地质学杂志》的主编都由中国人担任,一方面说明学者本人在能源研究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在该研究领域水平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一项明证。他说:“孙先生担任《能源勘查与开发》主编,必将为国内学者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提供帮助,为我国能源地质研究作出贡献。”
 
得知孙玉壮担任《能源勘查与开发》主编,河北工程大学的校领导及师生们倍感振奋,决定全力支持他办好这份杂志。孙玉壮指导的博士三年级学生秦身均表示,孙玉壮任主编证明他个人及所带领团队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让他倍受鼓舞,他一直在关注这本杂志的发展,希望自己以后努力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在上面发表。《世界工程杂志》编委、河北工程大学二级教授王桂梅也认为,孙玉壮担任国际期刊主编可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同时给国内学者提供一个更方便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平台。
 
有过多年期刊编辑经验的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丁述理,向记者介绍了国内、国际学术期刊办刊方式的不同:首先是语言不同,其次是评价方式不同:国内杂志有主管部门,有官方评价,有各种评奖,而国际期刊主要是一种社会评价、学术评价。总之,要做好优秀国际期刊杂志的主编难度比较大,孙玉壮由于有留学背景、熟识很多国际同行,联系编委比较方便,具备了做主编的条件之一。
 
据了解,虽然担任高水平学术期刊的主编充分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学者本人学术水平的认可程度,这一荣誉只被赋予期刊涵盖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也确实有助于在第一时间了解国际研究动态,但这一工作的报酬并不高,甚至与其投入的精力和经济成本全不相称。因为从开始接收投稿到修改、评审、提交编辑,主编花在每篇文章上的时间都很长,工作量之大几乎是无法计算。
 
孙玉壮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主编任期内继续扩大《能源勘查与开发》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得到世界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尊重。他说:“虽然杂志的发行国外由科学出版社负责,但我将在国内动员同仁、朋友宣传这本杂志,希望更多人征订此杂志,使杂志在国内的发行量1年内能成倍增长。”为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他还打算依托杂志每2年举办一次能源勘探与开发方面的国际会议,经与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石油大学等单位联系,已初步达成支持意向。
 
在孙玉壮看来,办一份好的国际学术期刊,就是一件最有价值的事。
 
相关链接
 
担任国际期刊主编的部分中国学者
 
根据爱思唯尔(Elsevier)的统计,目前已有50多名中国学者担任国际期刊主编。
 
陈国谦: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2002年被聘为国际刊物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 主编。
 
王建华:东北大学理学院院长。从2005年1月始受聘为国际著名分析化学期刊Talanta的主编。
 
钟建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2005年被聘为《过程生化》(Process Biochemistry)主编。
 
代世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2007年接受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聘请,成为国际著名期刊《国际煤地质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的主编。
 
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08年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JIOHS)主编。
 
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自2009年1月1日起,分别被聘为《IEEE 智能交通系统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主编,以及《IEEE 智能系统》(IEEE Intelligent Systems)的主编。他还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创办了《IEEE 智能交通系统杂志》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并担任首任主编。
 
刘德荣: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担任《IEEE 神经网络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主编,任期6年。主编的交接工作已经于2009年9月1日开始。
 
杨平: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创办主编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本报记者 孙琛辉/整理)
 
《科学时报》 (2009-11-24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