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分学院一年的试点,由同济大学建设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9月29日起面向全校各院系推广,旨在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确保培养的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始终置于监控状态。”质量保证体系课题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沈祖炎教授介绍说,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不只是包括教学过程管理,还应涵盖教育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育资源管理以及教育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等涉及研究生培养的多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一共又可细分为22个一级项目、52个二级项目、139个质量要求和43个监督项目。
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表示,研究生的培养有着不同于本科阶段的特殊性。同济大学全面推广这一质量保证体系,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全过程监控和动态管理,将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新体系与早在2005年9月启动的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并行实施,也有助于促进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一体化。
据介绍,自2006年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牵头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第一阶段完成了对国内外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学校近20位资深教授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课题组,形成并通过了相关的《纲要文件》和《主要工作流程》。2008年9月,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在医学、经管、土木工程、建筑城规等四所学院进行试点;今年6月,试点工作通过验收。(黄艾娇 黄辛)
《科学时报》 (2009-10-13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