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敏 彭德倩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09-10-9 13:51:49
选择字号:
女科学家如何突破“玻璃天花板” 由女性诺奖得主说起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9位获奖者中,女性科学家有3人,占了三分之一。在今年诺奖得主公布之前,诺奖百余年历史上,共有789位获奖者,然而女性获奖者却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不到5%。 当今社会,女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和机会究竟如何?她们应该如何突破头顶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意指无形的障碍)
 
今年的诺贝尔奖成为女性科学家的一场“盛宴”。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9位获奖者中,女性科学家有3人,占了三分之一。在今年诺奖得主公布之前,诺奖百余年历史上,共有789位获奖者,然而女性获奖者却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不到5%。
 
当今社会,女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和机会究竟如何?她们应该如何突破头顶的“玻璃天花板”?
 
从边缘向主流靠近
 
诺贝尔奖女性得主中,虽不乏居里夫人这样两度获奖的传奇人物,但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到2008年为止,只有35位女性曾获此殊荣。她们所获奖项主要集中在和平奖、文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个奖项,人数分别为12位、11位和8位。在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方面,居里夫人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与1911年化学奖。除居里夫人外,只有1名女性获物理学奖,2名女性获化学奖。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至今无一位女性获奖。然而今年,女科学家在诺奖舞台上大放异彩。
 
对于女性科学家取得的“硕果”,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璇教授挺激动:“这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女性科学家在研究领域从边缘向主流靠近的趋势。”
 
国内环境优于国外
 
不少学者认为,相比男性,女科学家要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往往需要突破头顶的“玻璃天花板”。
 
一项物理学领域的调查显示,女性科研人员在物理以及相关学科领域所占的比例历来很小,而且随着职位的升高,女性比例锐减。在波兰和法国,物理博士中女性比例达到20%—27%,而在日本、韩国、荷兰和德国则仅为8%—9%。女性在获得较高职位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平等现象,如日本女物理工作者获得教授头衔平均比她们的男性同事晚10年。在美国一些名校,女教授与她们的男性同事相比,拥有较少的实验室、较小的办公空间和较低的工资。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要优于许多国家。曾璇认为,在中国,女性科研人员的机会更多,无论在科研资源配给以及激励机制上,女性都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连琏说,在国内,女性科学家研究的外部环境不比国外差。在她所处的海洋工程领域,这些年能接触到的国外女性同行仅有个位数。
 
调查显示,美国、俄罗斯的女性物理工作者中,相当多的人认为婚姻影响事业,二者难于兼顾;而中国和法国的女性物理工作者则很少认为婚姻影响事业。
 
当然,困扰依然存在。国内不少女性科研人员认为,影响女性从事科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难以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有关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数量显著增多。但是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并不具备与其数量相同的地位,出现“高位缺席”现象。在两院院士中,女性只占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175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只占4.6%;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女性占8.4%。
 
女性科研工作者如何在科研领域争得更高“席位”?不少科研成就卓著的女科学家指出,女性可以“大器晚成”。在我国获得科技奖的女性中,45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事实上很多女性会在45岁以后迎来第二个春天。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培养高端女科学家要从孩子抓起。让女孩子从青少年时期就能够感受到探索是一种乐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