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兰州大学的王锐教授只能读到半年前出版的《科学》和《自然》杂志,如今,他通过在线数据库,他可以即时获得最新的科学信息。他说:“网络给科学家带来了福音。”
图片说明: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学术与政府战略业务部门执行副总裁凯斯•麦克格瑞格(左)
与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煜(右)接受《科学时报》采访
(图片来源: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
【科学网 王丹红报道】5月28日,作为2008年度汤姆森路透中国卓越研究论文奖的获得者,兰州大学教授王锐到北京参加颁奖礼,在同时举行“科学引文中国论坛”上,他讲述了十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经历。
1994年11月,王锐到台湾参加学术会,偶然得知近日即将出版的《科学》和《自然》将同步报道法国和瑞士两个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他的研究小组也正在做这个工作,因此很想看看这些最新报道,“但回到兰州后根本就没有这些资料。”12月份,他派了一个研究生到北京国家图书馆等,到第二年1月才收到这两份杂志。学生赶快将论文复印,带回兰州送到他手上。“而直至1995年6月,这两份杂志的影印本才到学院,信息整整慢了半年多!”
如今,虽然仍然身处祖国的大西北,王锐却与北京和上海同行一样,能够在网络上实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的国际进展,他感谢在线科学情报服务为研究带来的帮助,其中之一就是科学之网(Web of Science)。
尽管经历不一样,但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学术与政府战略业务部门执行副总裁凯斯•麦克格瑞格(Keith MacGregor)与王锐同样的感触:“十多年前,人们还必须坐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如今,科学家们基本上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查阅最新的文献。科学文献资料的应用发生了多么令人惊叹的变化!是的,这是网络的真正价值,但这一切开始于50年前一个伟大的想法。”
在北京参加“科学前沿-中国卓越论文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期间,麦克格瑞格和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煜接受了《科学时报》采访。
搜索王者
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韦尔齐索引项目负责人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发现,通过跟踪科学论文中参考文献以及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能够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并将文献组织起来。
他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向美国国家基金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申请专题经费,但均遭拒绝。然而,这种拒绝却在日后促成了一项巨大产业的诞生。
无奈之中,加菲尔德将新泽西州的一间鸡舍改造为工作间,1955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首次提出利用论文间的相互引用关系来组织和发现科学文献的概念——科学引文索引,基本思想是:一项工作的质量是由它对所在领域的影响来衡量的,一篇文章的引用率越高,影响力就越大,因此,通过研究引文,还可以对独立科学论文和期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量化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他和两位助手开发出两个试验性项目来测试引文索引的有效性,取得成功。1963年,他以私人身份出版了第一期多学科引文索引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并在美国费城创办了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发明量化评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影响因子。1992年,ISI被全球著名的专业情报提供商汤姆森收购,科学信息集团成为公司的五大支柱之一。
2008年4月17日,汤姆森公司收购英国路透集团,建立了汤姆森路透集团。
“加菲尔德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但引文索引的意义不仅于此,它还启发了万维网和Google的发明。”刘煜说。
1980年,25岁的蒂姆•伯纳斯•李从英国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建议实验室建立一个以超文本系统为基础的项目,让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们能够分享和更新研究成果,并和同事建立了原型;1984年,他在实验室创造了万维网,写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 Wide Web)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http);1991年8月,他在实验室建立世界第一个网站http://info.cern.ch/,解释了什么是万维网,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如何建立一个网页服务器等。
为改进万维网,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院的两位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开始研究网络上网页间的链接图,并创造了一种覆盖人类知识的网上搜索工具——Google。
刘煜说,佩奇是受到文献分析引用的启发而发明了网页评价算法——佩奇等级(PageRank),又名网页排名。与雅虎和美国在线等只根据关键词搜索不同,Google还对相关网页进行了等级评定,从而在网络世界的大战中脱颖而出,公司2007年度收入超过了165亿美元,成为搜索行业名副其实的王者。
网络新技术也回馈了加菲尔德的文献方法。新技术的浪潮将麦克格瑞格从国际数据集团冲到了汤姆森科学信息集团,并很快加入了Web of Science项目的开发团队。他说:“加菲尔德发明了一个伟大的想法,网站拓展它了。”
如今,在Web of Science上,用户可以无缝地链接到世界最重要的8700多份期刊从1900到目前最新的文献信息。 麦克格瑞格非常高兴:“50多年前,当加菲尔德创建引文索引时,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揭示科学论文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但纸本时代很难直观揭示。但今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在网上动态地查阅和检索文献,清晰地看到科学研究是发展和进化的。”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产品,WOS是当时第一个基于订阅的商业型数据库。”刘煜说,“从纸本、联机检索、光盘到万维网,技术帮助汤姆森将服务以最好的方式传递给客户。”
2006年4月,Google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Google全球中文名称为“谷歌”,意喻“丰收之歌”,谷歌中国团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搜》这本书,美国作家约翰•巴特利将谷歌描述为“用思想控制世界的搜索巨头”。
2007年,汤姆森科技集团的年度收入达到到6.5亿美元,谷歌则超过了165亿美元,成为搜索行业名副其实的王者。
走进中国
汤姆森公司与中国关系可以追溯到1972年,当时,创始人汤姆森先生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拥有ISI在1963年出版的第一期至今的纸本出版物。
但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在中国聘请第一名员工,则已经是1998年的事了。
1998年,刚刚获得中山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的刘煜就加入了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成为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名员工。当然,他的经历没有加菲尔德那么悲壮,至少他是在广州的家里办公,而不是新泽西州的鸡舍。
“在读博士时,我通过ISI的文献检索工具查询论文和信息,感觉它真是太神奇了,一步步地搜索,文献间的联系和逻辑结构就一步步地呈现出现,就像打开一座知识的宝库”刘煜说,“这是研究中一种太好的工具,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受益于它,所以,就毕业就后就决定加入汤姆森公司。”
也同一年,在新加坡,汤姆森开设了负责亚洲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办公室。“亚太地区的业务快速发展,”麦克格瑞格说,“我们的产品开发总部在美国总部进行,大学和政府部50%的市场在北美之外的地方,其中亚太地区占25%,亚太地区是成长最快的市场,中国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1999年12月,清华、北大、复旦等5所高校在中国率先开通汤姆森科学信息集团的Web of Science。如今,有70多所高校和近百所中科院的研究机构开通了Web of Science。
“科学信息没有国界,我们的用户遍布全球,我们在世界23个城市有办事处,我们必须立足本土,我们组织经营活动是根据市场和所服务的顾客来组织的。”麦克格瑞格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中国的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他们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产品要适合这种特点和研究人员的需求,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2000年,刘煜结束了一个人创业的时代,将办公室迁到北京。如今,北京的办公室有25名员工,成为汤姆森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办公室。麦克格瑞格表示:“北京办公室是区域性办公室中成长最快的一个,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段时期为科技投入了大量经费,中国的市场非常重要,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支持中国事业的发展。”
一个又一个的链接
“一个链接又一个链接,一次点击又一次点击,搜索就这样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庞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物——人类意图数据库”。约翰•巴特利如此赞美搜索。
“感谢加菲尔德。”麦克格瑞格说,“在过去50多年,我们利用引文检索收集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将它们提供给全球的研究人员。从纸本到网络,我相信我们的核心使命不是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而是尽快提供最重要的信息。”
国际化的科学也面临区域性问题,麦克格瑞格相信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在收集最好的国际信息的同时,也收集最好的地域性或区域科学信息。比如在中国,我们保证在把全球最好的科研信息带到中国时,也要满足中国研究人员对本土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外研究人员对中国特有科学信息的需求。”
汤姆森科学信息集团开始尝试。2007年底,集团宣布与中国科学院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中科院历时20年做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放到ISI的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从2008年开始,在Web of Science中增加了38份中国期刊,至此,这个平台上的中国期刊超过了100份。
“这是Web of Knowledge中的第一个非英语语种数据库,这里面有很多属于区域性的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的品牌提供给全世界。我们还将通过区域性内容扩展计划,增加最好的区域期刊,扩展内容。” 刘煜说。
2008年5月28日,首届汤姆森路透中国卓越论文奖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举行,24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受到同行和朋友的赞美,共同分享了研究中的心得体会。
“交流是一种科学文化,”刘煜说,“科学发现是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和交流的结果,我们的网上数据库帮助他们通过文献进行交流,我们的活动则帮助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活动中,有些是久闻大名后的初次谋面,有些则是老友重逢,而我则根本没有想会给自己的老师颁奖!交流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惊奇!”
如今,王锐特别注意在信息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兰州大学在信息建设上投了很多钱,我要求学生们每周六下午要讲本周看到的最新文献,这样就可以听到许多。”他说,“我还要求学生每两周翻译一篇文章,这样1年下来,他们找到了本领域30多篇非常好的文章,马上就知道同行在做什么。”
对刘煜来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链接起来,这既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