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尽快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本人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现结合调研实际谈几点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对四川汶川灾后重建有所帮助。
绵阳九洲体育馆的“保护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使灾区房屋毁坏严重,绵阳也成了重灾区,而绵阳九洲体育馆却屹立不倒,各系统运转良好,成为绵阳市及周边灾民的避难场所。该建筑在5月13日~5月21日连续收纳了来自灾区的数万人次的灾民。温家宝总理亲自到九洲体育馆看望灾民,并称赞该馆的设计为国家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
该体育馆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的项目,建筑总面积2.4万平方米,6000个固定座位。2003年11月开始初步设计,2004年5月施工,2005年10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受到西南地区的一致好评,曾获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被称作“西南第一馆”,同时还成功地举办了世界第13届拳击锦标赛。
应该承认,在以往的抗震减灾工作中,我国建筑业界较多地关注了项目安全、项目质量等问题,而对项目抗震可靠度的经验总结不够,因此,这次汶川大震后各种建筑的不同后果已成一面镜子,值得研究。我们应分析为什么有的项目可以在大震中安全屹立,是谁充当了“保护神”。对九洲体育馆项目进行评介时,专家们认为:
1.该项目的建筑师在设计中正确树立了城市公共建筑除满足必要的功能外,安全防灾也是建筑必须考虑的设计理念,因此九洲体育馆成为一个坚固的避难场所;另外,由于规划设计了建筑外围的大面积广场,又使公众在面对灾难时有了较广阔的避难疏散空间。
2. 成功决策7度设防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便积极投身抗震防灾研究。这项设计考虑到九洲体育馆是人员聚集的公共建筑,多位结构总工程师当年在该院技委会上一致认为,该地区虽在设计上是6度设防地区,但在构造上要保障安全度,为此作出了按7度设计的重要决定。
3. 该项目最重要的是实施了结构安全设计。该院近年来始终将安全设计视为结构设计的第一要素。因此,将体育馆设计成屋盖为斜置柱面形,平面由圆弧线拟合成树叶状,其长轴为165米,短轴为105米,属目前国内最大的拱形体育馆。其主要受力结构为四榀落地的倾斜巨型格构拱架,拱架间由平面桁架联系,平面桁架间设置支撑桁架和支撑杆件,结构形成一个空间体系,在边跨中间结合机电设备竖井增加了节点,从而提高了建筑整体抗震能力。
强化城乡建设安全
为了适应灾后重建的需要,为了城乡建设可持续的安全减灾,也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保障之需要,结合上述九洲体育馆大震未倒的初步分析,本人提出四点建议:
1. 中小学(含托幼)、医院要成为城乡建设的“特别保护区”。
2008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重点在医院及弱势群体”,但从目前地震灾区反馈的受损情况看,中小学及医院的建筑垮塌尤其明显:都江堰市中医医院病房楼、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教学楼、梁平县文化镇小学教学楼、都江堰向峨乡中学主教学楼均垮塌;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主教学楼塌陷;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这里先不追究大灾中学校、医院损毁严重的各种因素,仅从建筑上考虑并建议国家应尽快作出硬性规定:中小学(含托幼)、医院等建设项目要成为该城乡的“特别保护区”,其硬件设施建设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其具体措施是必须保证由国家甲级设计施工单位去完成,绝不可因资金短缺压价而放任不管。
2. 强化和加快受损建筑的安全检测及风险评估。
“5·12”大震已造成灾区数十万间房屋损坏,虽也有现存建筑物,但从防止余震、次生灾害,从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对恢复重建的支持入手,必须加快组织力量对受损各类建筑进行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为此,本人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依据有关规定,借助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上的综合优势,在“大安全观”的指导下,及时主动参与城乡建筑的受灾风险评估。评估中,要研究与引入建筑项目的安全设计思想、有效的抗震设计措施及相关细部做法,编制适宜灾区的抗震烈度标准和鉴定断层带分布,为救灾、恢复重建和推进城乡防灾减灾综合规划奠定技术与数据基础。
3. 有重点地启动城乡综合减灾规划编制,将不设防的农村住宅纳入其中。
客观地说,全国大中城市真正编制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的寥寥无几,与2007年10月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要求也有较大差距,对照“5·12”大震的考验,更暴露出各地城乡减灾规划上的漏洞。为此建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明确作出规定,新编城乡综合减灾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要作为评估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关键内容,为此必须尽快颁布《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类的法规以保障规划编制任务的落实,以保证规划编制的必要时间;
(2) 借“5·12”大震,应严格要求各省(市)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制定城乡综合减灾规划,其中一定要包括新农村建设的抗震防灾技术与管理对策;
(3) 借“5·12”大震垮塌的绝大多数是民房的事例,启动我国农村住宅设防实施对策研究等项目,建立“平安农村”的模式,切不可再让农村不设防局面再延续下去。
4. 进一步强化对奥运工程的综合减灾风险管理。
面对每一次“灾事”,正确的态度是能从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有用的要素,发现自身安全建设中的弱项。为此,我们建议:利用距奥运开幕不足80天的时间,针对奥运建设现状,持续强化安全减灾的综合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推进安保与防灾减灾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模式,实施志愿者的安全文化和灾难心理教育;启动舆论与宣传手段,介绍北京有效的安保措施,讲述发生在历届奥运会上的不测;从建筑安全设计角度对“安全奥运”场馆建设再作一次“拉网式”的隐患排查,以杜绝可能事故的发生。
(本文作者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