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复旦大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胡君辰教授指导,管理学院研究生钱瑶、吴小云等组成的课题组,就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环境因素发表研究成果。
调查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途径,问卷调查的范围包括上海市部委院校、地方性院校、职业院校3类,每类选取2~4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共12所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等。每所高校的4个本科年级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最终收到有效问卷1492份。
访谈部分对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大学4所学校的160名学生进行访谈。课题组共回收访谈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45份。其中,2004级大学生48人,2005级大学生53人,2007级大学生44人。
社会舆论因素值得关注
在调查中,经济发展差异、城乡差异对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影响仍然保持强劲的势头, 85.46%的大学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选择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外的沿海开放城市的大学生约占调查人数的一半,比例达到46.51%;西部大开发地区与人才紧缺、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不受大学生青睐,希望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大学生分别仅占总被访大学生的4.98%和3.48%。
此外,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被上海大学生认为是他们选择职业的重要考虑之一。某一产业是蓬勃发展还是夕阳西下,决定了从业人员的未来发展前景。81%的上海大学生认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性是“重要”或者“非常重要”。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大学生对行业未来发展性的选择与他们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收入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家政府机关是3个最受上海大学生青睐的行业,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8.9%、76.6%和69.7%。
在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环境因素中,社会舆论所占比例不容忽视,对于怎样的工作是好工作,是受到羡慕和尊重的,体现在社会大环境里是一种强大而无形的舆论压力。在受访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影响较大和很大。
访谈结果表明:家长、老师、朋友是社会舆论的主要来源,上海大学生通常会首先选择父母作为主要参考意见的来源;朋友和年长的亲戚,师兄、师姐或者从事某种职业的工作人员也是他们希望的或者重要的参考对象;对于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咨询老师的意见。
辅导员对大学生择业所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一个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对前者的存在与角色定位认识模糊。但是访谈也显示,大学生非常希望能够从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获得性格测试、职业测试或者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和个性化服务。
政策倾斜与舆论导向并重
胡君辰教授介绍说,社会上对一些行业和工作有偏见,通过家长、老师、朋友传递给大学生,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从调查结果看,这种舆论压力很多时候会成为左右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
这种社会舆论与大的时代背景相关:上世纪五六十代的大学生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儿安家,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多以各大部委机关为首选,90年代后的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物质待遇,然后是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地位,这种观念上的变迁既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又反过来强化了社会舆论压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择业观有关。胡君辰说,通过改变社会舆论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和学校保证健康的舆论导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些基本的择业价值观,比如“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必须坚持,不仅要宣传,而且要创造好的条件,真正做到行行出状元,这样才可以改变目前对很多行业和工作存在偏见的现状。
胡君辰强调,社会舆论导向还要向培养学生兴趣转变,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仅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收获个人价值,还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中工作,这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是至关重要的。
胡君辰在访谈中还发现,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加理智也更加现实,虚幻的口号和宣传对他们并没有实质上的吸引力,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潜力是大学生们择业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机构还需要对吸引力较低的地区和行业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用实际的待遇来吸引人才。
“这样就可以将赴基层、边远地区或者去艰苦行业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和大学生重视个人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平衡就业的地区、行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胡君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