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研成果转化怎么成了“烫手山芋” |
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合作顾虑重重,部分企业和科研机构各有所难 |
“某企业委托科研单位开发一款语音识别系统,研究人员采用了水平很高的声音识别技术,样品试验效果非常好,很快通过了鉴定。但后来企业在成果转化时,发现成本极高,却又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提炼、改进,最终只得放弃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江门金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皓炫讲这个故事时,语气中充满了惋惜,“这个企业投入了一百多万,最后却没有得到任何收益。”
“现在中小企业缺什么?我觉得不仅是某个专利或技术,同时也需要将其转化为商品。但这个转化过程往往被忽略。”潘皓炫认为,多数企业不具备技术转化能力,而有些高校、科研院所在从事技术研发时却依旧缺乏市场意识,以至于产品成本过高,没有市场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信才另有看法:“一些企业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这种‘交钥匙’的合作方式,大大增加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成本,将风险过多地转移给科研方,导致高校、科研机构对合作顾虑重重。”
成果转化应该由谁来做?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这个问题上各有所难,相互推诿,使其变成了产学研结合中的“烫山芋”。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相建海表示,大部分专利要变为产品都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但目前我国恰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成熟的体制和机制。对企业来说,追求的是“短平快”,希望专利拿过来就能进行生产,本身转化能力还比较弱,应该加强这方面建设;对于科研院所来说,不能只注重专利的数量,还应更深入地往产业化理念推进。“两方面相互结合,实现无缝连接,这是很关键的。但目前两者之间差距很大。”
吴信才建议:“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和控制风险。”相建海也提出:“通过人才流动方式,让研究人员带着成果走向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