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1年,季广茂共出版了16本著作
只想私下发泄一下“自救”没想到变成公共事件
“出事”后未耽误工作 事件说清楚后将立刻封博
因博客上连续使用“屁眼教授”等言辞抨击批评者,他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教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是什么让他斯文扫地破口大骂?又是什么让他删除博文诚恳道歉?处于舆论旋涡中的他,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2月27日,“教授粗口抨击批评者”的事件当事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季广茂终于答应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敲定采访的地点却费了一番周折,季广茂绕道校外,和记者接头之后,又打车进入校园从家里取来他自己的著作。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不敢走路穿越校园了。“这些天,我是‘度日如年’,几天来都是整夜未眠,甚至好几天都没有洗漱了。”
他将从业21年来出版的16本著作摆在记者面前,书堆了一尺多高。“这是我的根本。”他说,当初在博客上爆粗口只是激愤之后,想私下发泄一下情绪,根本没想到会被公开报道,更没有想到会成为一次新闻事件。如今他最想澄清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否则我的书可能再也无法出版,学术会议可能再也不会邀请我,我的学术生命就要就此终结了”。
书评发表于国家一级学术刊物 师友的反应令季广茂“魂飞魄散”
问:钟华发表一篇批评性的书评,随后您连续发文以激烈言辞抨击他,有人说您太脆弱,太过激,您同意吗?
答:这个事没摊到别人身上,谁都可以随便说,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当事人,没有设身处地为我想想。我看完这篇书评的第一感觉就是四个字:魂飞魄散。我记得特别清楚,去年12月4日的晚上,我在去办公室路上,突然接到一位好友的电话,他当时语气极其紧张,好像天塌了一般。他告诉我,自己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我当时就意识到问题十分严重。第二天晚上,我看到了这篇文章,说实话,我都没有勇气和胆量看完,我觉得满纸都是血,不敢看。那语气就像爷爷教训孙子,道德家教训小混混。
问:为什么一篇文章就能让您“魂飞魄散”?
答:这篇文章杀伤力巨大。第一,它发表在国家一级学术杂志上;第二,这人是以教授、博士后的身份来写的评论,可想而知,这有多么可怕。学界内部隔行如隔山,不同学者研究领域不一样,差别很大,一般人都是通过阅读书评来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大家会认为,这文章发表在这样的学术刊物上,作者又是教授,肯定他是专家,是内行,说的是对的。
问:一篇文章就能够改变别人对您的学术评价吗?
答:这篇书评发表后,我发现我的世界立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了。在单位的时候,平时无话不谈的很要好的朋友却要刻意避开这个话题,这本来是很严重的话题,但谁都不谈,我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也变了。
还有一位师长,70多岁了,平时对我呵护有加。他看了书评后,就相信了那人贬低我的那些话,立刻就给我打电话,让我书面道歉认错。这篇书评杀伤力如此之大,这是我想象不到的。
钟华批评我,说我的书中连定义都没有,后来我的一个学生安慰我说:“没有定义又怎么了?”这说明连我的学生都被他误导了,我的书里明明是有定义的。
此前有个刊物约我稿子,整天不停地催我交稿,这个事情出来以后,他再也不催我了,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学术会议可能不会再向我发出邀请,我的书可能不会再出版,我的论文不会再发表,我的学术生命可能就此要终结了。
原只想发泄一下“自救” 不成想酿成大风波
问:可是您在博客上用粗口抨击钟华,其实无益于挽回您的学术声誉啊。
答:我从来没想到过会有现在这种结果。我写在博客上就是发泄下情绪,就是想喊一通、骂一通、叫一通就算了,就忍了,然后我就该干吗就干吗了。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心理治疗,是一种自救。就这么简单,我从未在博客以外的公共空间说同样的话。
问:但博客也是一种公共空间啊。
答:我知道,但是写博客的人那么多,它的公共性其实是非常低的。再说我受了那么大的伤害,为什么我不能在博客上发泄一下呢?所以我愿意在上面说说,我根本没想到会有很多人愿意炒这个,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问:那您为什么不心平气和处理这件事呢?
答:我没有那么好的修养,那样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是山东人中的山东人,一根杆子戳到底。就好比电影《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他在电影里说“你们向我耳朵里塞大粪,还让我好好跟你们说话”。现在媒体指责我,说我骂人,我承认我骂人,是我不对,我真的不对,我当时处于一种半疯癫状态,那然后呢?
问:然后您希望怎样?
答:我想把泼在我身上的污水都一一清理掉,我想澄清,想让学术界明白,我在认真做事。我要告诉大家这个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这本书的质量究竟如何,他为什么不实事求是。我想告诉学生,我这本书集纳了我十年的心血,绝对不像他说的那么糟,虽然不能称是经典之作,但每个字我都琢磨了好多遍。书的结尾是我的亲笔签名,这是我签字后自己拍照植入版式中的。
道歉是慎重考虑后的决定 关闭手机是想让自己冷静下来
问:您在博客上就粗口道歉,是迫于压力还是慎重考虑后的自愿行动?
答:道歉是我慎重考虑作出的决定。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是文艺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童庆炳跟我谈心,苦口婆心地劝我,让我冷静、理性,我们谈了很长很长时间。
我一晚上都无法入睡,就坐在电脑前一直看着屏幕,到了凌晨六点多,我非常郑重地在博客上道歉。确实我的行为、言语污染了大家的耳膜,我觉得很不应该。
问:事件发生当初,您始终开机,后来为何关闭手机?
答:第一是采访我的媒体太多了,手机不停地响。此外,就是我想有点时间冷静下来。以前在博客上发泄,但经媒体报道后事件进入了公共空间,我也在想我是不是真的该压压自己,克制自己。
问:您现在恢复平静和理智了吗?
答:现在我不敢说我完全冷静下来了,当我看到有些媒体,把我的泼赖跟钟华的温文尔雅做对比时,我就怒不可遏。
出事后从未耽误上课面对学生有压力
问:事件发生后,耽误您的教学了吗?
答:没有影响我上课,事件后我从未迟到或者旷课,也一直在指导学生。
问:那您面对学生,会有一些尴尬和不同吗?
答:(稍停了片刻)坦率地说,我有点担心,但我要尽量克服这个压力,上课决不能耽误。我现在带着12个硕士生,6个博士生,我也从他们的眼神和对我的安慰中承受到了压力。
事件说清楚后立刻封博
问:您打算何时结束这场博客上的论战?
答:把这件事情说完我会立即封博。
问:您几次提到心理学,您有没有利用心理学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
答:医者不能自医。我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候钻进去了出不来。
爆粗口是情绪大爆发 应当进行心理调适
北京正华健心咨询所的首席咨询师卢正华在分析季广茂的心理活动时表示,通过阅读季广茂的博客,可以看出季教授的很多言语并不是针对钟华,而是其内心对现在的学术体制、生活状态不满的一次情绪爆发,比如季教授称自己“以前没钱、没房子,现在更是被贬的一文不值”就体现出这一点。
卢正华认为,季广茂通过博客爆粗口来发泄积攒已久的情绪,其行为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方式或多或少对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卢正华建议,季广茂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例如运动或者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调节。
对于心理专家的看法,季广茂并不认同。他称自己对生活没有奢求,喜欢简单生活,对现状满意度较高,工作压力也不大。“我常说,再大的房子,躺下也是一张床;有再多的钱,死了也是一个骨灰盒。这是我的真心话,决不隐瞒。”季广茂说,已经有至少十位心理专家或精神病医师提过类似的建议。
回应 钟华:“今后写批评文章 我会更加谨慎”
27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平静地说,他已经注意到季广茂删除了博客上的一些内容,并认为这一善意举动让他看到一种心平气和、回归理性进行学术讨论的先兆。不过钟华认为,季广茂的文章里还是有“无知”、“悲哀”等字眼,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沟通还需要时间和一段过程。“学术是讲缘分的,也许以后有机会开学术研讨会的时候能当面与季教授探讨真正的学术问题。”
自从在《文艺研究》上发表《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迷失》一文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钟华没有和家人、同事、朋友谈起此事。直到不久前四川的媒体追上家门,他的家人才知道钟华与季广茂的事情。钟华说,作为同一专业的研究学者,当时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了他的观点,完全没想到事态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不过,钟华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新学期开学以后,他除了备课、给研究生上课之外,还承担了科研工作。
“这件事还是给我一些触动,今后写批评文章的时候会更谨慎,分寸也会把握得更适度。”钟华最后总结说。
学生:季老师是“个性教授” 喜欢在QQ群中与学生聊天
季广茂的同事、北师大文学院一位老师如此评价季广茂:“季广茂是山东人,平常很开朗、很爽快,也从没听过他口吐脏字。”季广茂的学生告诉记者,季老师上课很准时,从来没有迟到早退,“他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从头讲到尾。”此外,在学生眼中,季广茂为人很痛快,属于“个性教授”,不愿被现实所左右。而且,季老师喜欢在自建的QQ群中与他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