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忠主持完成的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优良植物材料快繁技术研究”,2月24日在陕西杨凌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据专家介绍,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虽经20多年的植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从根本上改变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的局面。究其原因,除自然条件的限制外,主要是优良苗木繁育技术落后、周期过长,致使优良植物材料短缺,成本居高不下。
为此,赵忠率领的科研团队通过近5年时间的试验研究,在大果沙棘和四翅滨藜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仁用杏嫁接苗快速育苗、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育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项目组科研人员采用粗河沙作为扦插育苗基质,应用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确定了处理大果沙棘、四翅滨藜嫩枝插穗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使大果沙棘生根率达到98.8%,四翅滨藜生根率达到93.6%,较常规育苗提高繁育系数3~4倍,缩短育苗周期0.5~1年。采用沙藏层积催芽,早春在日光温室播种和促进砧木加粗生长等系列技术繁育山杏砧木,当年使80%以上的砧木达嫁接要求,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缩短育苗周期0.5年。通过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出大果沙棘、四翅滨藜两种灌木以及大扁杏快速繁育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提出了3种优良植物材料的苗木快速繁育技术规范。采用人工增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插穗等配套技术,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最佳处理浓度,使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生根率达51.3%。在日光温室中用该浓度处理插穗,生根率达45%,缩短育苗周期1年。科研人员还通过对大扁杏嫁接苗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形成层中水分、木质素、单宁、多酚、可溶性糖、粗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生化物质含量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嫁接成活的生理生化机理。另外,他们还揭示了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困难和硬枝插穗生根的机理。
该成果丰富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造林和退耕还林的树种,加快了良种苗木的繁育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项目组已经在甘肃省泾川县建立了示范繁育苗木基地,并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