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以亲历传授职业素养 宁波劳模当高校“道德教授”
 作者:严红枫 张冶红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1-3 9:50:1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最近,周宁芝、裴逸平、唐飞云等10名来自浙江省宁波市机械、服务等行业的劳模,被聘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道德教授”。他们将定期走上高校讲台,以亲身经历传授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用人格魅力感染、启迪、教育学生。
 
这10名“道德教授”中,有3名全国劳模和7名省、市级劳模。其中,周宁芝还是十七大代表。
 
全国劳模唐飞云首先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课,他通过介绍工作经历,着重告诉大学生该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工作。报告会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大学生围着他问个不停。
 
“劳模老师讲的东西很生动,有血有肉,不像德育教本里只谈理论。”商务学院大二学生徐岩坦言,原先他总想着毕业后找一份薪酬高又轻松的工作,听了讲座后很有触动,觉得应该像劳模们一样用一颗奉献的心去工作,才能让自己十年寒窗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作用。
 
请全国劳动模范当高校“道德教授”在全省还属首次。特聘的“道德教授”每半个月轮流到学校开一次公开讲座,并定期分散到各个院系为学生开课、举办座谈会、下寝室与学生交流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该校计划近几年内陆续聘请更多的劳模,保证每个院系至少配一名“道德教授”。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技能过关,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品德,这样才能更好为社会服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国方认为,劳模是社会道德先锋的典型代表,由他们指导大学生思想生活,使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受感染、受教育、受启迪,比简单的课本教育更有效果。
 
长期在岗位工作的劳模也乐意走上讲台。周宁芝说:“学生思维活跃,看问题有自己独特见解,和他们交流,也能够提高自己。”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高校教育基金会首届年会在西安举行
高校教育基金会首届年会在西安举行
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流向调查
陈至立:解决高校负债问题要提上议程
北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开通科学文献数据库
北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开通科学文献数据库
美国高校兼职教师遭遇现实问题
河南多数高校不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婚生子
中国科学院增选29名新院士
中国工程院增选33名新院士
耶鲁教授回应剽窃事件:剽窃现象中国最普遍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北大演讲(全文)
北京青年报:县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北大校长为博士生“叫穷” 称待遇低影响...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京颁奖(名单)
《当代生物学》:雄性黑猩猩具有“恋家”...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