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黄辛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十年磨一剑,备受关注的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工作终于结出丰硕成果,中央电视台从2008年元旦开始开播免费地面数字高清电视。国家广电总局在前期大量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开发的国标单载波C=1、16QAM、编码效率0.8、PN595、交织720、码率20.791Mbps的技术模式,在北京地区33频道播出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
此次高清综合频道播出所采用的核心设备全部为国产化,上海交通大学及其控股公司上海高清为央视高清开播提供了全方位的系统技术及芯片支持。近期以来,上海交大的技术团队积极配合央视,展开全面的设备调试、信号接收测试。自2007年12月28日下午起,国标单载波信号已经稳定播出。目前,央视播出的高清电视信号覆盖了北京六环内的地区。经过对北京市东部的通州区、北部的沙河、西部的石景山区及南部的大兴区的现场测试,信号覆盖良好。北京市内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室内通过普通天线接收高清信号,完全达到系统设计要求。
“今天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终于第一次在我国大城市开播了。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看到自己的成果在市场上得到应用,真是一件喜事。”回首往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数字高清电视项目学科带头人张文军教授感慨万千。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是整个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主流应用,北京地区地面高清数字电视的播出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地面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对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清电视的转播、全面推进地面电视数字化、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93年,上海交大就在国内率先开始了数字电视的研究。1996年,年仅32岁的张文军受命担任国家高清晰度电视总体组组长,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产业项目——“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研究开发工程”。十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科研团队在张文军的带领下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单载波不支持移动接收、不能组网等世界性技术难题被一 一破解。“高清系列芯片”的诞生使中国在数字电视产业的芯片级关键技术中首次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从而为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确立了上海交大的领先地位。
正是由于掌握了过硬的核心技术,上海交大才得以在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2006年8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包含上海交大核心技术内容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并于2007年8月1日宣布在全国强制实施这一国家标准。
“能够为国家制定技术标准,这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报效祖国的最高境界,是上海交大百年实业强国梦想的延续。”张文军这样对记者说:“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中,就意味着为国家占领了一块战略要地,今后所有进入中国数字电视领域的外国企业都必须遵守这一标准,而我们也有信心把我们的标准推广到国外,让更多的国家使用它。”
业内专家认为,中央电视台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是我国由电视大国向电视强国迈出的关键一步。
央视高清频道开播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厂商热烈反响,他们积极联系上海交大和上海高清,开始进行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和机顶盒的生产部署。此外,2008年春天,上海也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采用国标单载波技术开始启动地面高清播出,深圳、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等其他奥运城市也将分别在今年5月启动高清地面广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