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肤细胞克隆晶胚首次获得成功 |
《干细胞》:此研究目标是制造胚胎干细胞系 |
图片说明:顺时针方向,依次为3天、5天、6天大的人类克隆胚胎。
(图片来源:A. French et al., Stem Cells)
最近全世界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可谓大事连连。1月17日,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在《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首次通过克隆的方法,由成体皮肤细胞得到了晶胚。与前一阶段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获得“皮肤干细胞”(实际上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基因导入方法相比,此次研究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克隆”二字。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George Daley表示,新的研究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其目标就是利用克隆得到的晶胚制造胚胎干细胞系,从而用于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科学家早就期待着能够利用各种疾病患者的体细胞,克隆出早期人类胚胎,从而在实验室中对这些疾病进行研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尽管2007年11月利用人体表皮制造类胚胎干细胞的重大突破已经能够满足这一目的,但科学家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克隆(体细胞核转移)的方法进行这一转变,一是因为胚胎干细胞本身的重要性,还有就是科学家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卵母细胞如何将成熟的体细胞重组回胚胎干细胞。
这项由美国Stemagen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进行的最新研究,开始于两位男性捐赠的皮肤细胞和一些女性捐赠的25颗卵子。研究人员将卵子中包含DNA的核子移除出去,随后将男性皮肤细胞的DNA导入其中。研究人员发现,其中有两颗卵子最终形成了5天大的晶胚(或者叫胚泡)。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成功率了。
论文第一作者Andrew French说,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可孕女性新生的卵子,这是最好的“原材料”。研究人员同样对不孕的卵子进行了类似研究,但它们“无法发展出晶胚,最终会分离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研究比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猴子胚泡,进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晚了两个月(该论文发表于2007年11月22日《自然》杂志封面,是该方法首次在灵长动物中实现)。
尽管两年前黄禹锡的造假事件让克隆胚胎领域动荡不安,但最新的这两篇论文无疑标志着该领域的回归。出于对黄禹锡事件心存忌惮,Andrew French研究小组将他们实验中的胚泡寄给另外一家公司,进行遗传构成鉴定。DNA“指纹识别”证实了这两个胚泡中拥有男性捐赠者的DNA。此外,一颗失败的结合体中拥有卵子的线粒体DNA,但没有核DNA。这些都充分说明,新的研究确实是通过克隆。
尽管新的研究让科学家感到鼓舞,但他们认为,真正的突破应该是在能够从这些克隆胚泡的内细胞群中提取胚胎干细胞,并创造出一个细胞系时。Stemagen公司表示,这就是他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不过,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dvanced Cell Technology)的Robert Lanza怀疑就目前能够达到的水平,Andrew French等人无法完成新的干细胞系。他说,“大量的证据表明,体细胞核转移(SCNT)技术会导致染色体异常,而最新得到的胚泡看起来‘很不健康’,因此我猜测此次的克隆体是反常的。”French反驳道,“这些卵子体外受孕(IVF)得到的胚胎看起来也与我们的十分相似。”
与此同时,英国1月16日也有一项克隆前沿进展,两个研究小组终于苦盼来英国政府允许他们培育“人兽杂交胚胎”,将人类的DNA导入奶牛或者兔子的卵子中。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这种方法来避开难以获得的人类卵子,来研究细胞的重组。(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干细胞》(Stem Cells),10.1634/stemcells.2007-0252,Andrew J French, Samuel H Wood)
更多阅读(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