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时间:2008-8-11 17:46:38
南京大学教授田大成:我的观点和进化论有出入
 
7月2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破解生物多样性起源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从根本上解释了“生命的多样性从哪里来”这一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
 
论文的作者就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田大成,和他的课题组成员。
 
《北京科技报》: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发现新结论的?
 
田大成:最初的灵感要追溯到8年前。2000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学习,那个元旦是我这个研究灵感的“生日”。
 
那天,我在读当时的一些最新文献,其中一种植物的抗病基因在个体间的组成结构激发了我。经典遗传学赖以成立的基因组间结构是对称的;而这是典型的“非对称性”结构。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能对它进行研究,很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遗传机制。
 
后来,我们对比了人、黑猩猩、恒河猴、小鼠、大鼠、果蝇、两个水稻和三个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发现一种DNA序列的某一特定位置的突变频率比其他区域高得多。而之前,学界认为“自发突变”是没有规律的。
 
《北京科技报》:您的这一发现,解决了哪些问题?
 
田大成:不同物种间、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序列的不同,这个不同又是突变产生的。原先认为,环境等外在因素对进化的方向起了关键作用。我们所研究的,就是在外界因素作用时,基因内部会发生变异来适应变化。
 
其实,这个观点和“进化论”有些出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证明了现存的多样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演化而来。在生存竞争中,有利的变异较多地保存了下来,有害的则被淘汰。在进化论中,生命的多样性是被动产生的。而我的观点是,生命会“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当然,我并不是排斥自然选择学说。但我们是不是低估了生物本身的适应潜能?传统理论认为,生物的基因突变很少,其实突变的潜能很高。一旦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生物本身的突变数量完全可能应付环境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动”是存在的。
 
《北京科技报》:您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物种,会有什么意义?
 
田大成:现在很多生命都在灭绝,如果想恢复到一模一样很困难。但从我们这个理论来看,如果有新的空间或新的环境出现,新的物种就会随之出现。如果有生命灭绝,新物种产生的速度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这个交替变化不像原先想的那么悲观。这是我们研究的一层引申意义。
 
《北京科技报》:您为何对遗传学如此感兴趣呢?
 
田大成:这和我的经历有关。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的大学生。我五岁的那年,父亲作为右派分子入狱并发配远方,母亲、外公、外婆先后去世。我成了孤儿,被送到农村。母亲是学生物的。我读了她留下的一些书后,就在农村搞科学实验,逐渐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那段时间,我还进行了杂交水稻制种研究。就这样,我一步步接触到了基因科学,并对遗传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田大成,博士,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赴澳洲Newcastle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其论文在《科学》、《自然》等期刊上发表。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