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高云秋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2008-8-7 15:22:16
“运动员心脏研究”的历史转身

 
过去 难脱历史局限性 错误认为“心脏大,则功能强”
 
● 19世纪90年代,运动员心脏(Athelete′s heart)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然而,医学界学者的思想曾一度受历史局限,错误认为“运动员的心脏越大,其运动能力越强”。
 
● 20世纪30年代,“运动员心脏综合征”(Athelete′s heart syndrome)一词问世。
 
● 20世纪60年代,运动员心脏增大被归结为心脏的适应性反应。
 
1899年,瑞典医生亨申(Henschen)首次提出运动员心脏的概念。Henschen用叩诊的方法,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心脏向左右两侧增大。他认为,这种运动员心脏的改变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并且增大的心脏可承受更大的运动量,最大的心脏将在比赛中获胜。由于受当时医学水平的限制,Henschen产生这种错误不可避免。
 
1934年,莫里茨(Moritz)等发表文章认为,运动员心脏增大并非单纯生理现象,而是由急性过度负荷(张力性扩张)和心肌衰竭(肌源性扩张)引起的。持续大运动量可使心脏过劳而发生衰竭,运动训练后心脏增大是在潜在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基础上而产生。因而,运动员心脏增大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1960年,赖因德尔(Reindell)等提出了调节性心脏增大的概念,他认为,运动员心脏增大与所谓的张力性和肌源性扩张不同,这种改变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近代 新学科改写历史 运动心脏学开辟心脏学研究新领域
 
● 现代心脏学将运动心脏学“独立成篇”
 
● 运动心脏学会议接连召开
 
● 运动心脏学专著不断问世
 
随着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和基础医学的不断进展,以及运动员心脏相关资料的积累和更新,运动心脏学(Sports cardiology)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心脏学中的一个新兴学科。
 
1978年,在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意大利运动心脏学会和意大利奥林匹克委员会赞助下,在意大利城市罗马召开了首届运动心脏学国际会议。
 
1987年,第2届运动心脏学国际会议在意大利城市索伦托(Sorrento)举行,此次会议讨论了运动员心脏改变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影像学诊断技术以及预防和康复运动心脏学等方面的进展。
 
1997年,佩利恰(Pelliccia)等编写了《运动心脏学进展》一书,书中阐述了运动心脏学和临床心脏学的关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运动心脏学的新进展。
 
1998年,马克埃斯特三世(Mark Estes Ⅲ)等出版了《运动员心脏性猝死》专著,书中讨论了运动员心脏猝死机制、运动风险鉴定、运动员心律失常的评定和处理方法、器质性心脏病和违禁药物使用等。
 
现在及将来 谱写历史新篇章 医学发展成就运动心脏学进展
 
● 诊断技术不断发展
 
● 基础理论迅速开展
 
● 临床研究得以进展
 
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磁共振成像等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有关运动员心脏形态大小、心肌厚度、瓣膜活动、左室重量、心功能、心音及心电图等方面的变化得以进一步揭示。利用这些医学诊断技术,可更为准确地检测急性及慢性训练状态时,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可对运动员潜在心血管系统异常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可更好地预防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猝死发生。
 
此外,有关运动员心脏的基础理论研究迅速开展,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心脏的组织结构、心肌肥大发生机制与转归、显微形态计量学及酶组织化学等。在临床方面,运动心脏学在运动员心功能变化、运动心脏康复、运动猝死原因及预防等方面也均有较大进展。
 
预计在未来,运动心脏学将会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特别是心脏学方面的进展而谱写历史新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