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称宇宙外力撞击致小行星形态各异 |
有助研究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系中目前分布着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总是各异。对于小行星形状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释。但匈牙利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目前已经找到了小行星外形存在巨大差别的原因。
外力撞击致小行星形态各异
匈牙利塞格德大学教授古拉•萨扎布称,通过对照分析人类目前观测到的11735颗小行星的资料,他们最近已经找到了宇宙小行星形状各异的原因。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测定和识别这些小行星的形状。以当今的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通过太空飞船才能得到这些遥远的小行星的准确数据。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这种方式也仅完成了对一小部分小行星的探测任务。利用雷达观测技术,只能针对一些与地球距离较近的目标;天文望远镜倒是可以形成精确的图像,但也仅仅是针对那些体积较大的小行星。
另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所谓的“时间分辨测光法”,也许能够探测到小行星的详细数据。时间分辨测光法原理异常简单:持续跟踪监测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行动态,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反射光数量,科学家从而可以得到小行星形状。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天文学家们已经通过时间分辨测光法测定了大约1200颗小行星的形状。古拉观测的结果令人非常惊讶。虽然小行星的形状还是以圆球体为主,但其中也还有许多长条形状的小行星的存在。在一些新形成的小行星家族中,个体形状千奇百怪。这一现象恰恰表明,该小行星群刚刚形成不久。刚刚形成的小行星,大多是由太空中的一些岩石碎片组合而成,形态各异在所难免。而一些较早形成的小行星却已渐渐变成圆球体形状。这一形态的变化过程,大概需要10亿到20亿年。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小行星形状的改变呢?古拉认为,由于外力的碰撞挤压造成了小行星的形状变化。正如沙滩上的石头,历经几千年的磨砺和侵蚀,最终会变成圆滑的鹅卵石。而在太空中,侵蚀现象同样存在。由于岩石之间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侵蚀现象。这种碰撞和侵蚀,造成了小行星形状的改变,由不规则长条形逐渐变为表面粗糙的球体。英国公开大学碰撞理论专家琼蒂•豪纳也支持古拉的观点。他认为,天体之间的剧烈碰撞形成了大量的陨石碎块。随着时间的推移,碎块也会受到侵蚀、逐渐失去棱角变得圆滑,形成圆球体。当然,碰撞挤压仅仅是太阳系的基本运动之一,也是45亿年之前部分行星形成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而且,碰撞挤压现象至今在太阳系中仍存在。
有助研究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在许多情况下,天文学家正是根据现代的观测结果,推断十亿年多前的星体形成过程。对于小行星的研究,不仅可以让人类明白太阳系和小行星的活动规律,还可以帮助人类应对未来的行星碰撞事件,从而避免巨大的灾难。科学家们发现,小行星大多由石块、金属和尘埃构成,小如卵石,大如山脉,形状不规则,外表暗淡。它们本该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被天文学家称为“小行星带”的地方绕太阳公转。但它们由于质量较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摄动而远离原来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可能成为它们的目标。同样道理,彗星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伤害。
有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几乎不断地和地球的轨道交叉,已确认的这类小行星有91颗,它们被称为阿波罗型小行星。天文学家们全力搜索这类小行星,部分原因是惟恐它们可能会和地球相撞。了解这类小行星的存在并计算出它们的轨道,就可能找出改变其轨道的方法,使之远离地球而去。地球和大型小行星的碰撞是罕见的,但与小型小行星的碰撞则较为多见。据估算,在100万年内,可能会有几个直径100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如果一个这样大小的行星撞上地球,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几颗氢弹,碰撞会形成直径13公里左右的陨石坑,还会造成全球性气候的短期失调。撞击点若在海洋,也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科学家们表示,1994年发生的彗星碎片撞击木星事件,进一步警示人类预防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灾难。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是一种高危害、低概率的事件,如直径200米至300米的彗星彗核、小行星如果碰撞地球,就会引起海啸。但这种事情平均几千年才能发生一次。近年来,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联手建立了近地天体国际监测网,先后发现了近千颗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全球应进一步联合起来,加大对小行星的监测力度,一旦发现对地球存在严重威胁的小行星、彗星时,就立即发射载有爆炸装置的火箭或飞船,在小行星的附近引爆以改变其速度和运行方向,从而保障地球的安全。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