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彬 温新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 2:31:38
朱昌平:中国草业未来发展的“三重门”
 
“多年之后,中国可以在草业开发上走很多形式,但有一个基本问题是不能忘记的。”日前,新西兰梅西大学科学学院院长助理、草地学博士朱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草业发展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当中国的国力日益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显著的时候,中国在世界草业界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1997年,我国科技部曾邀请40名专家根据“九五”科技成就以及“十五”计划编写一本书,来远视中国农业在2050年的发展状况。作为对中国、新西兰草业现状都很熟悉的华人学者,朱昌平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而当时他考虑的问题便是:在2050年,中国草业应该构建怎样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起步就是: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很基础的问题,但却非常重要。”
 
控制:我们要自己把握“开关”
 
在新西兰,全国只有1.3万户饲养奶牛的农户,但这些农户却提供着世界奶产业5%以上的产量,同时还控制着世界上超过40%的奶产业资源。朱昌平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中国草业的发展在于“控制”而非“买卖”。
 
“要的不是买卖,而是要控制世界的贸易。”朱昌平说,比如粮食,中国目前很惧怕没有粮食,但假如我们能够控制世界粮食的买卖量,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在诸如非洲、南美洲乃至大洋洲等地区生产粮食作物,没有粮食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向国内输送;如果国内不缺,则可以卖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达到用别人的资源做生意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粮食安全,这是一条最好的思路。只要我们把握住了世界粮食的“开关”,我们的“水箱”就永远是满的。
 
在一次去法国开会的时候,朱昌平遇到了一位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在交谈中,这位官员表示中国粮食目前是自给的。“我当时就觉得太危险了,如果自给的话,老天爷不帮忙的话该怎么办?缺粮的时候别人不卖给你,威胁你,又该怎么办?我们真的不应该给别人留下这样的‘辫子’。”
 
保障:利用高科技保证“菜篮子”
 
从中间路线上来说,朱昌平表示首先需要保证的还是普遍的菜篮子、肉篮子,但这必须使用高技术作为保障,而不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一味索取。
 
“曾经有文章说,中国发展畜牧业要靠的是人不需要的那些植物,因为如果人需要的植物被抢了,人吃什么?在中国,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朱昌平说,新西兰的农夫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利用高科技,把有限的资源转化成为财富,而不是把资源破坏掉,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需要有地方来保证正常的肉、粮供应,但这种地方必须是要适应生产的地方。而不是那种环境本来就已经十分脆弱,一种粮食、一放牧,环境就必遭破坏的地方。而且即使是这种适应生产的地方,也要通过高技术在增加生产、保持食品稳定的同时,保证环境免受破坏。”
 
管理:政府需要直接“插手”
 
面对目前国内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朱昌平认为还必须要制止一些有害环境的农业作业方式。但在这方面,他表示还需要政府的直接“插手”。“现在国内很多政府要求农夫自己保护环境,但他们中间有些人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怎么让他们去保护环境?”
 
“几年前我去贵州,发现当地农户在手掌大的土地中,竟然种植了3棵玉米。当问及原因时,农民说,我少种一棵就少一口饭吃,土质变化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我现在就要吃饭。所以这方面,政府必须直接管理,不能只要求农户自己去管,因为有时候,他们想管也无能为力。”朱昌平说。
 
在东北,曾经有一位农业专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块面积不大但盐碱化严重的土地围起来,两年之后,这片荒地便恢复了。朱昌平问他为什么不将这一“有效”的方式推广开来。他反问道:“在这两年中,除了西北风,我们的老百姓还能吃什么?”朱昌平明白了,新西兰的某些理念和方式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中国,由于面临生计问题,中国的一般农户很难自觉自愿地保护环境。“我都快饿死了,生态与我无关。”因此,政府一定要负起责任。
 
以草场养殖为例,朱昌平介绍说,草场退化并不是以一条直线的形式慢慢退化,而是呈折线状。到一定阶段,超出一点就会垮掉。“我们必须考虑草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候,吃多一口草就吃死了,明天就没的吃了。”而在考虑牲畜的配料时,有时候可以算得很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是一回事。
 
在新西兰,畜牧业能够成功,很大的原因就是一般农夫都会根据现有资源配粮,不浪费粮食和环境。但在中国,计算配料的却大多是科学家,他们计算好后交给干部,干部仅仅根据这一结果给农户规定指标,然后就放手不管了,任由农户发展,这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我们需要政府更多的指导和管理。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