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曾刚 兰小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17 1:40:31
40载栉风沐雨 50万次吹风试验 千余项创新成果
我国风洞群试验研究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长征火箭在这里“试飞”,神舟飞船在这里定型,歼-10战机从这里“起航”。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洞群,风洞试验研究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11月13日举行的纪念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组建40周年大会上,记者得到这样的消息。
 
空气动力研究基地被誉为我国“航空航天器摇篮”。在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郭永怀的积极倡议下,基地于1968年在四川绵阳正式组建。40年来,基地广大科技人员和部队官兵在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建成了由52座风洞设备和专用设施组成的亚洲最大风洞群;构建了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12万亿次的计算机系统和各类仿真计算软件构成的数值模拟体系;形成了大中小配套,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齐备,低速、高速、超高速衔接的设备群;累计完成吹风试验50余万次,科研课题170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4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44项。基地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手段齐备、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空气动力试验、研究和开发中心。
 
基地圆满完成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歼-10战斗机等一系列重点型号的气动设计和安全性能评估,填补了100多项关键技术科研领域空白,探索总结出三维流动分离理论、耗散守恒格式理论等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以喷流试验技术、脉动压力测量、尾旋特性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技术,实现了由试验型基地向研究型基地的成功转变。
 
基地风洞试验研究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高达300多米的东方明珠塔,到横跨30多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从磁悬浮、和谐号高速列车,到歼-10、枭龙战机和神舟系列飞船,都是在这里进行了上百次风洞试验,才最终定型进行建造和生产。
 
基地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有5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96人获政府特殊津贴、71人被列入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已成为空气动力学国家级人才培养中心。
 
《科学时报》 (2008-11-17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