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祝魏玮报道]近日,英国帕尔戈弗出版社出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研究》一书,以介绍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探索。9月6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了该书的新闻发布会。
该书由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项目驻京总监Linda Jakobson主编,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王琛、《中国经济季刊》主编Arthur Kroeber、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姜克隽、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副所长于军等多位中外专家执笔,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作了鸟瞰式的论述,并重点阐述了信息、纳米、能源和生物技术4个特定领域的发展。芬兰创新基金会为该书的出版提供了资助。
Jakobso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希望在未来的15年成功地转变为一个自主创新型国家,并在2050年成为全球科学技术的超级大国,《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研究》的主旨即是评估上述目标是否切实可行。她在书中论述了中国自主创新探索的优势和挑战,认为中国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4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政治领导与科研人员都致力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公众亦认同这一宏伟目标;二是中国政府愿意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三是中国拥有大量科技人才;四是中国是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公众渴望取得成功,这是评价创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芬兰创新基金会创新研究项目主任Hautamaki说:“中国的发展及其创新机制的建立会给芬兰这样的小型发达知识性国家提供巨大机遇,像诺基亚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和梅索大学这样的科研单位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研发领域的合作,相信芬、中两国的研发机构的合作会使双方受益匪浅。”
白春礼和王琛共同撰写了该书的“纳米技术”一章,白春礼说,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芬兰是信息技术强国,同时也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强国;中、芬两国已经启动一些联合的科研项目,《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研究》一书也将不同国家的专家凝聚在了一起,这将为未来的合作打开大门。同时,该书也是一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进展的成功案例;其作者都在国外学习过或进修过,作为各自领域的重要专家,都以自己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