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王学健 报道]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科协第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专家呼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保障良好的科技体制,注重科学与人文的互动。
“文化是培育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从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影响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科协第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与会专家以“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为主题,热烈探讨了不同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反思了中国科技发展所需的文化基础以及由此带来的科技制度、管理体制等问题。
良好制度是发展保障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说,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是有影响的,这个问题已经谈论100多年了,但文化更多不是通过个体行为来影响,而是通过制度来影响的。统计表明,现在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达到上千家,雇用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大约是10万人。如果中国人不适合作科研,外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为什么搬过来?因此,任何一个文化都不能说适合作科研或者不适合作科研,关键是通过制度来影响。
杜德斌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中几乎都存在官本位思想。以官为荣、为官而争、依官排位的价值体系,影响着当今学术界的学术评价甚至科学体制。
北京大学教授李国平也表示,中庸之道、爱面子、官本位等深植于中国人精神深处,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因此,不能说等我们的文化改变了,再去发展中国的科技,还要考虑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我们怎么做。
“我们尽快改变这种状态,更多的是要从制度建设上来改变,”李国平说,“大家都能看到,中国的科技还是往上走的。不能因为科技一下子赶不上美国,就认为我们的文化有问题。我们期盼的是在好制度的保障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更快的发展。”
过强的责任心限制了发展
“的确,应该从文化角度来审视到底哪些因素限制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秀彬说:“我们太重视伦理判断,太重视价值判断。从古至今,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太强,学者有着太沉重的责任心,以至于造成我们只有在责任心的重压下形成的学术,而没有精神独立的学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限制我们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久文也表示,不赞成用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思维武装当代科学家的头脑。
“中国古代的科学那么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产生在东方?既然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先进,为什么没有导致中国现代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孙久文说:“目前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复古的情绪,我个人不太赞成,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扬弃。早在五四运动时,李大钊等先驱就提倡在中国普及科学和民主,中国现在的发展都是科学和民主不断发扬光大的结果。中国人把传统思想、传统思维作为个人的修养我也赞成,但完全利用这些武装科学家的头脑,用这些促进中国科学工作者、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需要社会重塑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意说:“我现在崇尚精神创作的快乐,崇尚科学研究本身带给我的享受。我并没有伟大到想为人类创造什么,也不是想为科学本身创造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不存在这些东西。应该说,目前中国的学者中真正享受科学的人不多,享受的氛围也不存在。因此,社会需要建立道德和价值观,鼓励人们崇尚些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魏明建表示,在所谓科学精神丧失的今天,很少有人完全凭兴趣出发去研究科学,这是最可悲的。的确,现在有一部分人为了生存而从事科研,但问题是有些人就是给他再多的钱让他去研究科学他都不会满足。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汇集一批很优秀的人,让他从兴趣的角度去从事科学事业。这是文化或者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