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则《北大毕业生西安街头卖肉》的新闻,曾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而今,鲁东大学毕业生宋春磊与恋人在烟台开店卖肉的事实,同样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与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不同的是,宋春磊他们不是迫于生活无奈才卖肉,而是经过多方考察后的主动选择。(《现代金报》9月23日)
当年卖肉的陆步轩引起巨大反响,如今主动卖肉、废品回收、做保姆的宋春磊、赵春磊们,又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是人们不知道行行出状元,职业无分贵贱,还是关于大学生“饿死事小,卖肉罪大”的观念作祟?我看,并非如此。
以前看过报道,中国教授出于各种原因,远渡重洋后在异国他乡选择了做保姆。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5天半,按时领取周薪,管吃管住,超过8小时另外付加班费———做一个保姆也是有尊严的,以小窥大,足见国外各种底层职业同“金领”职业一样,严格受到法律法规保护、保障。
工作的时候拥有职业的尊严,年老和公务员一样享受退休、养老金,可想而知,有这样的制度保障,大学生还会千军万马挤公务员的独木桥吗?世人会对大学生开出租车、做投递员一惊一乍吗?
很多人为啥对大学生卖肉、做保姆觉得不可思议?一般生活经验留下如此印象:越是小商小贩,越是可能与冷漠相伴,越有可能受到各种不公平不人道甚至蛮横、暴力刁难;越是底层职业,越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的压榨和歧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规律还在发挥作用。在这种环境下,有条件谋求白领、公务人员等“钱途远大、受人尊敬”职业的大学生,甘心去卖肉、做保姆,情愿时时被各种不公所威胁,也就顺理成章被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以为是患上自残自虐的病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