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自然》:最新研究重塑地球大气形成理论
地幔中氩原子的运动速度比之前想象的要慢得多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9-20 15:10:29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图片说明:新的研究支持了地球早期不完全排气理论。
(图片来源: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地幔中的氩原子的运动速度比之前想象的要慢得多,它们被牢固地“捆绑”在地幔矿石中,甚至是火山活动也难以将它们“驱逐”出来。这与现已广泛接受的观点——气体从早期地幔中逃逸出来形成大气大相径庭,将促使科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地球大气层及相似的火星、金星大气的形成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20日的《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认为,地球刚形成时,具有炽热的熔岩层,一直延伸到地表下几百英里。这一熔岩层冷却下来时,就会在近表面形成坚硬外壳并逐渐向下凝固,最终形成坚固的地壳。很多科学家相信,经过了熔化阶段或是大的碰撞之后,地球最初的气体全部逃逸出来,并形成了早期的大气和海洋。不过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早期地球的这种“排气”并不彻底,直至今日,原始气体在地球深处仍有存留。
 
最新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后一种观点。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地球化学家E. Bruce Watson和研究小组对来自地幔的硅酸镁矿石进行加热,目的在于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环境,来观测氩原子进入矿石的速度有多快。结果发现,氩被矿石大量吸收了,但是速度却相当慢。
 
Watson表示,这一结果说明了,即使是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氩仍旧能够存留于地幔中。他说:“我们已不能再相信地幔部分熔化会使氩全部释放出来,类似地,其它惰性气体也不会这样。”
 
不过疑问接踵而至。因为大气中确实含有一定量的氩,如果氩不是穿过地幔岩石层,那么它是怎样到达大气的呢?
 
Watson和同事认为,氩可能是通过地球风化的上部地壳(upper crust)进入到大气的。Watson说:“洋底壳(oceanic crust)持续不断地受到海水的风化作用,而大陆壳(continental crust)富含的钾经过衰变就会形成氩。”
 
因为火星和金星的地表下物质与地球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此次的发现对于理解这两者的大气也大有帮助。
 
研究小组目前正着手开始对其它惰性气体进行类似测试,他们预测会得到相似的结果。Watson表示,我们也许需要重新思考,大气和其它大型系统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英文)
 
 
 
 
上一条 下一条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国际行星地球年”:地球科学为社会
地球远古锆石中惊现最古老钻石
彗星撞地球曾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自然》:科学家首次记录到大西洋山脊的...
哈佛美女教授挑战爱因斯坦:地球可能存在...
《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太阳黑子活动可用...
中外学者聚西安共议地球科学数值计算
中外学者聚西安共议地球科学数值计算
科技部公示07年973项目经费预算初步...
谁能科研管理双肩挑?“我就是其中之一!”
9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最新研究显示:行星“虎口脱险” 地球命...
科学网关于“发帖恶意攻击许智宏、陈建生...
邓子新团队发现DNA第六元素硫
《自然-纳米技术》:2万黄金微粒绘出太...
全球假学历成灾 “多米诺骨牌”推倒政要...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