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000名男生举办了成人礼。成人仪式上,每名学生获赠一本宣传责任意识的“成人手册”以及剃须刀、安全套等象征“成人”的礼物。
事情传开,网上立刻骂声四起,大多数网友持反对态度,担心类似举动会成为鼓励大学新生发生性行为的诱因。可是,无论人们对大学生性行为如何敏感,甚至道德上如何反感,这样一种行为的确存在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大潘绥铭教授自1991至2001年花费10年时间,对全国大学生性行为问题进行了4次调查,证实在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并非少数。
是的,对于这件事情,我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觉得别扭,会担忧,然而,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呢?就如同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志愿者在街边派发安全套一样,我们不妨把此举也理解为是一种观念的呼吁,它告诫大学生应当担当起作为一个成人,尤其是一个男人的责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性行为负责。
关于大学生与安全套,多年以前也曾有过类似争论——开设在校内的便利商店是否应当出售安全套。当时支持和反对的论点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几年过去了,便利店依然开在高校中,而安全套也依然在便利店出售,但是类似争论却很少再能听到了。伴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大学生性行为的存在、且不在少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不再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能够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思考如何避免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带来的堕胎、性病、艾滋病传播等社会危害。
潘绥铭教授的调查告诉我们,一方面大学生性行为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大量大学生依旧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在调查对象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接吻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一起洗澡也是感染艾滋病的一种途径”。这一定程度地说明,我们国家的性教育还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而成人礼上的安全套派送,或许不失为一种宣传正确性观念、普及性知识的探索和尝试。
道德上、传统上,我们可以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尚未结婚的在校大学生发生性行为,但是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与相对匮乏的性知识相逢之后带来的更糟糕的社会危害。大学生发生性行为,即使在最保守的人士看来,也只是“过早”而已,但是诸如堕胎、性病、艾滋病这些问题,却是我们根本不希望发生在朝阳般的学生身上的。因此,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成人礼上派送安全套这样的新奇事件,我们且不要先忙着吐唾沫。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