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北沙等 来源:《脑》 发布时间:2011-1-11 11:33:11
选择字号:
神经系统遗传病致病基因研究获进展
 
2010年12月,国际学术期刊《脑》(Brain)发表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唐北沙研究小组关于神经系统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提出TGM6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一个新致病基因。现该致病基因已被人类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收录,其对应的新疾病亚型被编号为SCA35。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神经系统遗传病,约占整个神经系统遗传病的10%至15%,临床上常表现为运动失调,大多数患者多在发病10~20年便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此前国际上已确认该病的30余种亚型,并发现了19个致病基因。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在对SCA病例的长期研究基础上发现:有一种在人的小脑神经组织中高表达的酶——转谷氨酰胺酶6型(TGM6),其基因突变后,可导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唐北沙研究小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领导的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采用基因芯片对一个呈四代遗传的SCA家系进行了连锁定位分析,将其定位在第20号染色体短臂上约为18.45cm的区域。随后,他们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重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最终成功克隆了一个TGM6基因。该基因属于转谷氨酰胺酶家族,该家族蛋白某些成员,如TG2、TG3、TG6在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它们的代谢紊乱也与亨廷顿病(HD)、阿尔茨海默氏症(AD)及帕金森氏症(PD)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唐北沙从事神经病学和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近30年,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唐北沙的神经病学和医学遗传学研究得到了国家“973”、“863”、“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资助。
 
记者获悉,TGM6基因的发现,不仅对阐明SCA病的发病机制、遗传诊断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因靶点。据悉,该研究小组下一步将对TGM6基因展开功能学研究,以揭示该基因与疾病发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将继续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家系新的致病基因。(来源:科学时报 李浩鸣 成舸 伍西明)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