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Bernard Crespi 期刊:《自然》 发布时间:2008-9-24 11:27:0
心理疾病与父母基因冲突有关
 
英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许多儿童心理疾病,包括孤独、抑郁症、妄想狂病症可能来自父母的基因冲突。研究发现,雄性哺乳动物在自己的精子细胞中“关闭”了许多基因,而这些基因的工作对母亲健康非常有利,但对胚胎发展不利。相反,雌性在自己的卵细胞中关闭了具有相反作用的基因。许多事实证明,偏向父亲方向的基因混合将可能导致孤独症,而偏向母亲方向的基因组合可导致妄想狂病症、抑郁症等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众所周知,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遗传的印记,但遗传的规律总是与标准的遗传研究模型不符合。研究人员认为,疾病的产生不仅仅来自遗传基因本身,还取决于遗传基因工作的平衡状态。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具有深深的遗传烙印。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在父母的生殖细胞中许多基因被特别“标注”了。这些被“标注”了的基因在后代细胞内不工作,有一些基因在精子细胞中被关闭,一些在卵细胞中被关闭,从而导致“标注”基因部分来自母亲,部分来自父亲。在后代的生殖细胞中老的“标注”基因被剔除,被新的替代,从而在孙子细胞内可能出现爷爷或者奶奶的被“标注”基因,而这些基因在父母身上则没有表现。
 
研究人员认为,遗传印记是由于两性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致。在胚胎萌芽阶段,哺乳动物的雌性细胞和它的孩子之间产生了敌对关系。也就是说,胚胎尽量从母亲获得营养,而母亲尽量保存一定的营养,为的是将来能再生产孩子。而雄性细胞在这种冲突中站在孩子一边。因此,雄性细胞就在自己的精子细胞中关闭了那些保护母亲的基因,雌性细胞相反,在自己的卵细胞中关闭了那些抢夺营养的基因。
 
研究人员认为,患孤独症的孩子在童年自我封闭,许多来自母亲的烦心事刺激了他。这可能导致大脑发展基因的活性平衡向父亲方向偏移。相反,如果基因活性向母亲方向偏移,将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容易在孩子身上产生抑郁症、妄想狂病症。(来源:科技日报 董映璧)
 
(《自然》(Nature),454, 1054-1055,Christopher Badcock,Bernard Crespi)
 
更多阅读(英文)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