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玮 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11-7-22 14:37:56
选择字号:
如何吸引海外英才 中国“双重国籍”呼声再起
 
6月26日-28日,武汉“华创会”;6月29日-7月1日,大连“海创周”,连续两场针对顶尖人才的大型“招商引智”活动抛出一个话题:如何吸引海外英才?
 
6月29日,央视引述中国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但“双重国籍”的问题非常复杂。最现实的做法是进一步完善永久居留制度(即中国“绿卡”),为已取得外籍的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便利。
 
但著有《中国移民史》、《中国人口发展史》等书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却认为,如果国籍政策不放开,不仅解决不了人才流失的问题,甚至也无法留住那些甘愿为中国服务的国际高端人才。
 
移民的背后
 
27岁的博后黄欢(化名),留美已近7年。朋友说,他想绿卡想得“眼睛都绿了”。而他所求,格外简单:结束与女友两地分居的生活。
 
“一个城市里,可供我俩选择的职位本就不多,而两个没有绿卡的外国人,又都需要H1b(临时工作签证),但愿意办理的雇主很少,同时,签证名额又受限制。”于是,黄欢和未婚妻分别选择了华盛顿与纽约,单程5小时的距离。每两周,他们才能见一次。
 
而黄欢周围,许多朋友都曾因没有绿卡而无法与爱人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我们青春的尾巴,二十八九岁的美好年华,都在高速公路上度过了。”
 
那时起,黄欢意识到“绿卡”的重要。“我跟我们家MM(美眉,指未婚妻)说,以后,我都让着你,再也不吵架了,省下时间发论文挣绿卡。”由于EB2(高学历专业移民)的排期太长,他选择冲击EB1A,即,杰出人才移民,而这需要黄欢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
 
“已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篇,被同行引用90次,参与论文评审18次。”目前,黄欢的“成就”已能基本确保绿卡,但他削尖脑袋想把三个数字刷得更高,以求“胜券在握”。
 
黄欢,2005届北京大学物理系全优毕业生,而后,获得美国某常青藤大学博士学位。如今,他一边在顶级实验室进行博后研究,一边为了爱情拼命赚绿卡。
 
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清华和北大两所中国名校是输送美国博士生的第一、第二阵营,而这些高材生大多成为“海鸥”,而非“海龟”。
 
譬如在2002年获得美国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2300余名中国留学生中,直至2007年仍然留美的占比92%。他们大多已拿绿卡,或者加入了美国籍。
 
“在这一点上,不能责怪他们。美国不少尖端实验室是不对非美国公民开放的,钱学森就是因为取得了美国籍,才得以加入军队,进入美国核心。”葛剑雄说。
 
“绿卡,或者公民身份,只有这些条件才能辅助我们找到工作,学有所成。”至于回国,5年内,黄欢没有打算。他几个博后朋友写给记者的“暂不愿归”的理由包括:科研条件、学术氛围、考核制度,等等。
 
“我很想回北大讲课,喜欢学生鼓掌的感觉。但这些要等到我能够独立研究之后,现今羽翼未丰,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美国,我岂能错过?”不过,待时机成熟,也许早已无法归去。这是黄欢不少师兄师姐的纠结之处。
 
卡住的“青春”
 
“他们之中,已获永居权的,为了保持绿卡回不去;入了籍的,因为繁琐的签证回不去。”黄欢解释,这些“障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于是,不少海外华人选择绿卡但不归化。“而他们一旦回国工作,那么,这张绿卡将游走于吊销的边缘。”在黄欢看来,不愿放弃绿卡的心情不难理解,而即便愿意放弃,回国后的他们也会面临各种麻烦。
 
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的许德音教授写下过这样的故事:学院里来的归国博士,不少是拖家带口的。最新来的一对年轻夫妇,曾在美国名校教书,都有绿卡,但一对生在美国的儿女的身份却成了问题:若是美国公民,孩子出生时父母尚未取得绿卡,中国国籍法不承认他们的外籍身份;若是中国公民,孩子已是就学年龄,却办不了户口。夫妇两人为此苦恼不已,甚至考虑返回美国。
 
而在美华人若已入美籍,中国籍即被取消。这意味着,归国前,他们要和所有老外一样排长队,去中国大使馆办理签证;回到“祖国”后,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局“报到”;在“老家”呆满半年后必须出境再签,否则,代价是最高每天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
 
与此同时,中国“绿卡”十分金贵。据民进会员、浦东人才交流中心胡晶反映,自2004年《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上海已有近1000人获得“绿卡”,浦东地区占比20%。然而,目前在浦东创业的境外人才多达3.5万,归国留学人员1.3万名。
 
而中国“绿卡”门槛之高从已获永居权者的名单中便可窥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美籍华人数学大师陈省身、西门子副总裁博格、原瑞士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威廉·凯乐、曾参加过八路军的日本人中村京子等等。
 
“双重国籍主要针对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国籍,而中国需要他们为我们服务。”葛剑雄表示,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对愿意为沪工作的美籍人才而言,若他不放弃美国籍,那么申请工作、孩子教育等等将面临不便;若他放弃了,他的工作又会受到外国限制。比如,美国护照几乎可以全球免签证,这是极大的工作便利。
 
开门引智
 
黄欢和他的留美朋友自喻“卡”住的一代,动弹不得,而这只是我国海外流失人才的冰山一角。6月28日,华创会“武汉论坛”上,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勾勒了全貌:自1978年以来,我国累计向国外输送留学生、学者总计192万,目前仅回国60万,比例不足1/3。
 
2010年,中国以近14万赴美留学生跃居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而据美国统计局估计,目前,在美华人已突破400万,其中,持绿卡者53万,入美籍者近350万。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几大老牌移民国,中国亦是输出人才移民最多的国家。
 
当中国人才全球输出,“回流”却十分有限,除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比例低,吸引的国际人才亦规模较小。截至2009年,全国持工作签证的外国人仅22万,而在京、沪、穗等“国际大都市”,国际人口占比不足0.5%,与之相对,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这一数值普遍超过10%,甚至达到20%-30%。
 
“中国人才流失的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出台新的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今年两会前夕,王辉耀在建言书中提到,建议修改国籍法,采用港澳台地区针对双重国籍的默认政策。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