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红梅 吴昊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1 8:51:11
选择字号:
记火箭推进剂拓荒者李俊贤院士:他像将军,我们是小兵

 
学生在实验室向李俊贤请教问题。计红梅/摄
 
2011年3月10日,河南洛阳。一位瘦削、精干的老人走进黎明化工研究院大门,到办公室查看最新科研资料。虽然今天是他的生日,虽然他已经83岁,但对他来说,这一天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工作仍旧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位至今走路还健步如飞、每天能做二三十个俯卧撑的老科学家,正是我国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创始者和聚氨脂材料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
 
初次接触这位平易、随和的老人时,谁会想到,在他一生中,在事关我国化工材料发展的几个关键时刻,他能够作出颇具大将之风的抉择。
 
自作主张的抉择:“失败了就受处分”
 
1960年6月,32岁的李俊贤被紧急抽调到北京化工研究院五所从事高能推进剂的研究。彼时,正值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大量技术专家。
 
当时学石油化工的李俊贤,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研制偏二甲肼,只是“模糊地有些概念”。若干年后,李俊贤才知道,原因很简单:钱学森的布局需要偏二甲肼。
 
偏二甲肼,火箭推进剂,相当于汽车的汽油。没有这个关键的液体动力源,“两弹一星”就上不了天。
 
国家着急。当时化工部的某些领导更倾向于气相法制备偏二甲肼:毕竟有一定基础,产率更高,且更易分离。
 
于是,上级决定,李俊贤所在的北京化工研究院五所利用气相法制备偏二甲肼,而上海化工研究院则采用液相法。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双保险”。
 
对于这个安排,李俊贤当时就没忍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原来,五所曾对偏二甲肼的20多种制备方法作过逐一的研究筛选。李俊贤发现,虽然气相法经验积累多,有各种优势,但致命的问题是会生成固体粉尘,堵塞设备。液相法虽然经验积累少,产物浓度低,但更具备大量生产所需的技术路线。
 
出于稳妥考虑,上级部门并没有答应李俊贤的请求。
 
现在回忆起来,他理解领导的苦衷:兵行险招,牵一发则动全身。而那时的李俊贤,在要不要用液相法的问题上急需一个抉择。
 
为了保险,连着几个昼夜,他查阅了之前的实验数据和大量资料,仍认为液相法是最好的选择,“上海院没有这方面积累,我能比他们做得快,我能成功”。
 
不过,自作主张可是当时大忌。“失败了要受处分。不过我没多想处分的事情,我心里有把握。”他现在可以轻松回忆当时其实并不轻松的心情。
 
研究必须保密。于是,上至李俊贤、组长,下至工作人员都一同作了保证:“绝对不能透露出去,先干,悄悄地干。”
 
即使家离研究院不远,他和研究组成员星期天也极少回家,一天到晚都在查资料、做实验,甚至到食堂吃饭也是围在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半年后,他们建成的中试项目悄然成功,“本来还没想着马上说,不过还是被领导知道了,并组织了后续的后处理‘会战’。最终证明,我们这个是对国家有好处的”。
 
1966年,李俊贤被调往青海省一个偏僻山沟里,任新组建的黎明化工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筹建偏二甲肼工业化生产装置。而后几年陆陆续续、相同模样的工厂分别在其他地方克隆。
 
李俊贤和他的同伴,是实实在在的“两弹一星”幕后英雄。他们忘不了那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长征一号火箭怒吼着带入太空,而火箭使用的动力源,正是偏二甲肼。
 
庄严的承诺:“延误工期我负责!”
 
推进剂,也是鱼雷发射的瓶颈。
 
1975年7月,以李俊贤为代表的黎明化工研究所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出了796燃料,使鱼雷航程、航速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实验室研究虽然取得成功,但工业化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于是,在1975年11月在昆明召开的鱼雷推进剂会议上,使用部门提出先用国内已生产的硝酸异丙酯来研制新一代热动力鱼雷,等796燃料工业化研究成功后,再用796燃料研制新的热动力鱼雷。
 
“延误工期我负责!”李俊贤不赞成先研制过渡性的热动力鱼雷,坚持一步到位。就是这次冒着极大风险的担当,为我国先进鱼雷研制节约了宝贵的3年。
 
这一系列研究,都是在大西北高原上完成的。从1966年被一个电话调往青海算起,李俊贤在青海工作了15年。初上高原,近2500米的海拔让他和同伴头痛、恶心,高原反应强烈。
 
李俊贤和同伴睡在漏风、漏雨的干打垒大通铺上。有时甚至被雨水淋得难以入睡或冻醒,就索性睁着眼睛思考工作。
 
常年超负荷工作、吃饭不规律,再加上每天吃熟不透、不易消化的青稞面,他经常胃疼得难以支撑。
 
1970年,妻子从北京带着幼儿前来青海工作;过了几年,受胃病折磨的李俊贤到北京的化工部一边休养,一边工作。直至1982年,全家才在洛阳相聚。
 
军转民:开启中国聚氨酯工业序幕
 
1979年,在这个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中,李俊贤迎来了自己科研战略的另一个突破。
 
彼时,军工行业因需求减少,国家政策不得不开始大规模调整。“(当时)民品的发展基本上是饥不择食,碰到什么就干什么,完全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军转民企业、长安汽车高层这样形容军企曾经的迷惘。
 
黎明化工研究院也面临同样的情形:“军转民”后何去何从?
 
那段时间,李俊贤天天带着咸菜和馒头,从位于北京和平里的住地往返于国家图书馆、国家专利局之间,“检索复印有用的资料、专利”。
 
聚氨酯就是那时进入他视野的。
 
被称为“万能塑料”的聚氨酯,可以变成舒适的轿车座椅、高档的衣服面料、大厦的保温材料……那时,它已经在世界上广为应用,而我国则鲜有产品。
 
“黎明院有技术上的优势。”在北京的李俊贤预感到国家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汽车工业的国产化势在必行,是早晚的问题。方向没错。”
 
没过几天,黎明化工研究院就收到了李俊贤寄来的资料。
 
同时,由他提出的“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开发”课题被列为“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这也开启了中国发展聚氨酯工业的序幕。
 
30多年过去了,李俊贤从没停止对聚氨酯技术的规划和指导,黎明院也早已确立了在聚氨酯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共获得技术成果78项、各种奖励26项,年销售额近3亿元。
 
然而,这位聚氨酯材料规划者和奠基人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上述任何一项成果和奖项中。他的名字,都被自己悄悄划掉了。
 
从专科生到工程院院士:学习与专注成就事业
 
1928年3月10日,李俊贤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农村,并有一双弟妹。父亲患病,家里仅靠母亲一人种着几亩旱地勉强过活。
 
靠李氏宗祠每年3石稻谷的资助,他得以艰难完成专科学业。毕业那年,正值全国解放,“学工科的,就得去东北”。从此,李俊贤开始了60多年的化工研究。
 
与很多毕业于重点名校的同事相比,他的基础并不好,所以总是要比别人拿出更多时间来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没几个专科毕业的。”时至今日,李俊贤觉得自己仍需不断努力。
 
在黎明院,他最常去的地方有两个:实验室和图书馆。因此,有什么点子想和李俊贤交流,又想“伪造”偶然邂逅的现场,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来说,图书馆往往是最佳的蹲守地点。
 
黎明院图书馆收录着自1907年创刊以来所有的《美国化学文摘》。即使在网络数据库发达的今天,也经常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查阅这些纸质资料,这幅场景正契合着办公楼外悬挂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标语。
 
很多人讲,这种学习氛围是传承自李老等老一辈科学家、一代代黎明院人耳濡目染的结果。
 
而对工作异于常人的专注,则是他留给胡长诚,这位和他共事50多年老科学家的最深印象。如今,已83岁的李俊贤,除了春节休息3天,几乎每天都按时上下班。
 
浏览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年轻人查查资料,这样的状态让他很舒服,“家里呆着难受,没事情做,办公室里就很轻松”。
 
黎明院里一脉相承的,还有那种淡泊明志的气质。
 
现任总工程师王新德是李俊贤学生的学生,自同济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化学推进剂原材料研究。和记者谈到日常工作的毒害、出现紧急事故的危险、航天配套工作的默默无闻时,种种委屈曾让他数度哽咽。
 
激动过后,王新德告诉《科学时报》记者:黎明院踏实的工作作风是个传家宝,“李院士总是用亲身经历指导大家伙儿,教会大家在浮躁的社会中把握自己”。
 
“他就像个将军,我们都是他的小兵。”黎明人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