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吴昊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1 6:48:39
对话李俊贤:不能总和人家比待遇
 
□吴昊
 
《科学时报》:请问你多次甘冒风险、力排众议,是怎样的原因让你有胆量作出如此决断?你又是如何在实践中做到不断创新的?
 
李俊贤:这些决断对国家有利,挨处分也值得。一方面是有风险,而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信心。感觉受处分的机会少一点,成功的机会多一点。不过,前提是要充分掌握各种情况,肚子里要有东西,才会有把握。
 
任何平常的工作都有创新,创新是一种习惯。对问题要有怀疑的态度,这才有动力去想。一旦发现问题之所在,找出了不同的思路,就可以把有可能突破的办法拿来试试,之后再去做实验,进行实践。
 
不要随便放弃,也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怕失败,失败也是一种结论。
 
《科学时报》:黎明院的人都称赞你淡泊名利,这在现在的社会非常难得。请问你是怎么看待这点的?
 
李俊贤:事情嘛,我总和过去比、从前比。现在和过去的时代比,谁好,非常明显。
 
和“两弹一星”功勋并列,我做梦都没想过。为什么?政府、党和人民对我很重视。我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够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当时做工作,根本没有想得什么奖,就想先把工作做好,赶紧让国家用上。用上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我在个人问题上比较放松,比较容易满足。
 
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先把工作做好,再去想自己。先想想自己比别人强在哪里,不能总和人家比待遇。
 
《科学时报》: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你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能否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人才现状的建议?
 
李俊贤:对人才的培养,我有一个感觉,现在是严进宽出,这是在损害人才。进去时考核非常严,出来的时候都能毕业。我反对这种做法,一刀切不行。
 
我们那时候搞研究,最好的一点是行政人员不管事,只是给技术人员创造条件。技术上的事情当时就是我说了算。现在,体制上参差不齐,有些单位做得好,有些单位做得不太好。
 
研究课题要管得松点儿,不能太严,还要有激励的办法。要给科技人员奖励,让他自己想办法干得快,提前完成任务。团队也很重要,团队要是稳定了,就可以持续做些工作。
 
《科学时报》:我们知道,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可能对妻子、儿女照顾得并不太周到。请问你想对家庭说些什么吗?
 
李俊贤:为他们考虑得很少,对他们还是有些愧疚。
 
我1966年调到青海工作。到了1970年,她突然来了封信,说是东西已经收拾好了,要来了。当时我想,啊?不打招呼就来了,连房子都没有。后来就住在防空洞上面的小平房里。
 
总的来说,对家里照顾得比较少,不过他们非常支持。所以,愧疚有一些,但总得有牺牲。
 
《科学时报》 (2011-3-21 A2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