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玥 谭一泓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0-8-22 10:24:11
选择字号:
开拓疫苗研发新模式
 
企业要依赖于学术界为其提供科研创新,而学术界也会从企业的开发实践中吸取经验,通过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将是制药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
 
前不久,赛诺菲巴斯德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了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生物物理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十多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2位外国专家参加研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法方所长艾德铭(Ralf Altmeyer)和赛诺菲巴斯德早期研发及外部研发副总裁杰弗里•阿蒙德(Jeffrey Almond)博士主持了研讨会。各位专家分别通过学术报告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近期研究工作,而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副总裁杰弗里•阿蒙德则介绍了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的疫苗研发以及研发合作策略与方法。
 
此次学术讨论会虽然规模不大,讨论的话题却很广泛,从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到新疫苗的开发均有涉及,例如艾滋病疫苗及动物模型、小鼠免疫系统人源化、流感病毒的进化与复制机理、痢疾杆菌的致病机理、肠病毒71型感染的免疫机制、链球菌的基因组学研究,等等。在研讨会上,大家就很多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还与阿蒙德博士就如何与疫苗企业更好地合作进行了交流。这种跨院所、由国内顶尖科学家与国际一流疫苗生产研发企业研发高层的交流为加强院所间的研究合作以及与疫苗企业的研发合作创立了新的渠道与模式。
 
会后,记者采访了一些与会的专家,就研发合作征询了他们的看法:
 
“此前我与赛诺菲巴斯德并没有过合作。之所以参与这次研讨会,我希望能找到合作的地方,特别是国内公司不感兴趣,而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冷启彬研究员说,“中国的疫苗公司基本都是国家过去的几大生物制品所衍生而来,缺乏对新产品进行研发投入的兴趣。而国外公司会比较关注早期的创新研发,通过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对科研院所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有益处的。”
 
“每次会议当时都很难说马上有什么收获,都是过了一段时间,会议交流的信息才突然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课题方向上发现其价值,这次也一样。”冷启彬表示。
 
对此,另一位参会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建青也指出:“与国外大型药企合作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很好地推进疫苗的研发。”“不过这种合作一般对知识产权会有所限定。”他说,“比如规定公司对知识产权拥有优先购买权等。”但徐建青同时表示,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要继续推进,比如上临床,研究人员就必须要与公司展开合作,因为除了研发后期需要大量资金以外,“上临床前所需的复杂的文件工作就不是研究者个人能够有精力完成的”。
 
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交流合作处的李明博士表示,这是赛诺菲巴斯德第一次与他们合作举办这样的学术讨论会,会议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重量级的学者,而且,虽然是有公司参与合作,但这个会却并没有什么商业气息,阿蒙德博士也是单纯作为一名科学家来参与讨论。“所以这个会上大家交流得很好,”李明说。
 
而就在中国的研发合作,杰弗里•阿蒙德博士在会后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参与举办这次研讨会,一方面是促进国内各科研院所之间交流与合作;另外一方面也使得赛诺菲巴斯德公司更好地了解如何与中国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采访详情参见更多了解,更多合作)
 
关于赛诺菲巴斯德
 
赛诺菲巴斯德作为赛诺菲-安万特集团下属的疫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业致力于人用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目标是不断推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保护人类免受传染病之威胁。
 
赛诺菲巴斯德拥有全球种类最为齐全的疫苗产品,能够有效预防20 种因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每年,赛诺菲巴斯德的疫苗总产量超过16亿剂,使全球超过五亿人获得免疫保护。
 
赛诺菲巴斯德每天的研发投入超过 1 百万欧元。每一种新疫苗的研发需要14到25年的时间,需要投入高达3亿到10亿美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