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昊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2-13 9:23:39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非传统国家安全应注重防范生物威胁与信息威胁
 
美国白蛾,一种外来入侵生物。这个不起眼的小生物是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病虫之一,可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然而,如果这种虫害某天被恶意扩大,谣言在网络上以讹传讹、快速流传,带来的民众恐慌甚至可能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定。
 
生物威胁和信息威胁事件均属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范畴。在今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
 
从战略角度审视非传统国家安全
 
相对于已被人熟知的传统国家安全,非传统国家安全概念还略显陌生。它主要是指军事以外的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还有一些跨国犯罪,都属于非传统国家安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病毒所副所长袁志明说。
 
据了解,与传统国家安全相比,非传统国家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其实施主体尚不确定,还有转化的特性。并且,人们可能无法明确掌握威胁来自何方,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变成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另外,非传统国家安全还具有典型的全球性和跨国性。以甲流为例,它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均是全球性的。
 
“因此,非传统国家安全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袁志明指出。
 
“冷战”结束之后,原来国际社会全面的军事对抗和遭受整体毁灭打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得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突出显现。这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盲目追求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过度开发引起的气候变化、传染病的暴发等诸多方面。
 
面对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均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国家自身的安全。以美国为例,自2000年以来,政府出台了诸如反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恐怖主义、保护国土安全、保护网络等许多法律法规。
 
因此,我国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非传统国家安全,以保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同时,非传统国家安全还要求不同主权国家、不同组织、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实现对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生物安全事件频发影响国家稳定发展
 
“近几年来,生物安全所导致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袁志明强调。
 
所谓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人为和非人为因素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威胁,以及对这些危害或风险进行防范管理的综合性措施。
 
据了解,包括SARS、甲型H1N1等在内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红火蚁等外来生物,生物恐怖制剂和新型生物制剂,类似湖泊的富营养化等生物事件,均包含潜在危险,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和安全隐患。
 
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衔接性不够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防范的应急网络体系尚未建成,烈性病毒生物恐怖制剂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缺少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评估和控制方面的关键技术,转基因生物的批准和管理仍须加强,生物新型技术和生物制剂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完善应急防范网络建设。
 
诚然,我国早期在传染病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在重大传染病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多、密度大、流动性强,且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并且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国生物安全问题显得极为突出。
 
例如SARS的突然暴发,不但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可见,超前部署适当的新课题,发展一些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有效建立我国应对烈性传染病和生物恐怖制剂的技术、药物和疫苗的储备体系是政府和科学家的当务之急。
 
幸运的是,多学科交叉也给生物安全防控带来了机遇。生物安全问题不仅仅涉及到生命科学本身,还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动态信息的汇集、计算建立相关模型,向社会和政府预测传染病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来保护相关的安全。
 
“怎样防控生物安全,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袁志明说。
 
信息威胁必须得到有效应对
 
“其实信息安全也亟待得到重视。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硬’的方面主要是物理系统和运营的安全,‘软’的方面则是指数据和内容的安全。”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飞跃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在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中,科学家们对于内容的安全更为重视和担忧。尤其以网络传播造成的对国际、国家、社会、经济、企业和个人的安全为甚。
 
进一步讲,信息内容安全是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幽灵”,甚至连肇事者本身都可能预想不到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如2005年上海反日示威,并非有组织预谋,只是有些人在网上发帖号召大家去表示一下态度。然而,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一旦处理不力,就会酿出重大安全事件。
 
此外,信息技术不断产生新的行业形态。在这种新行业产生带来的革命中,安全问题首当其冲。以搜索行业为例,如果一个跨国公司将所在国国家情况清晰掌握,这种潜在威胁将会是一个民族非常巨大的安全问题。
 
面对信息安全,必须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应对。其中,科学家研究的首要对象是大规模网络舆情的分析。该分析包括数据的获取,各种搜索方式和模块建立,精确而有深度地对网络内容进行分析与理解,大规模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决策支持等。其次,建立一套有效处理的系统实现实时跟进也十分必要。
 
“我是不赞成堵的。”在谈到人们关注的“人肉搜索”时,王飞跃表示。
 
据了解,我国科学家已将“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科学现象在研究,从其起源、发展、成熟、消亡等诸多方面开展课题,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信息技术往好的方面应用不得了,往坏的方面应用就更不得了,甚至有些安全问题是超越国界的。因此,科学家和政府必须加以重视,迅速行动起来。”王飞跃强调。
 
《科学时报》 (2010-12-13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