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志方 蒋楚剑 来源:楚天金报 发布时间:2009-9-19 14:20:32
选择字号:
樊明文小组“防龋DNA疫苗”研制获重大突破
 
我国5岁儿童患龋齿病率为64%,成年人达88%,而老年人几乎为100%!现对这样的现实,能否有一种疫苗让人们不再患龋齿呢?有!
 
9月18日,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樊明文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经过他与课题组成员20余年的研究,“防龋DNA疫苗”已取得重大进展。该疫苗将做成喷雾剂,主要用于1-3岁的小孩,喷入鼻腔内,小孩可直接对龋齿产生免疫,从而可望一生告别“蛀牙”。“目前,课题组已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完成‘裸疫苗’和‘载体’的组装,下一步将完成‘佐剂’的组装。载体和佐剂将有助于疫苗能量稳定释放,最后将做成喷雾剂,通过鼻腔黏膜作用于口腔发挥作用。”樊明文18日宣布这一消息时,立即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
 
据了解,1983年,樊明文从加拿大回国。当时,“免疫防龋”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而他克服重重困难从被动免疫及蛋白质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等主动免疫,到构建靶向定位融合DNA防龋疫苗,同时确立了鼻黏膜免疫途径,而后又将小动物实验过渡到灵长目动物实验,并一步步取得成功。
 
目前,樊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已完成防龋DNA疫苗的构建、组装、动物实验等一系列工作,疫苗临床试验前的工作基本完成。“如果在我有生之年无法完成全部的心愿,那么我希望看到龋齿疫苗能上市推广,所有的孩子不再有蛀牙。”谈及自己20多年的研究心血时,樊明文充满信心。
 
樊明文说,儿童期是人一生中龋病的易感期,只要抓好这一阶段,龋病完全可得到控制。变形链球菌是造成龋齿的主要病因,在儿童1至3岁变形链球菌吸收定植前使用,可以发挥疫苗的防龋作用。不过,考虑到儿童使用疫苗的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疫苗的面市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龋齿也称龋病,俗称蛀牙或虫牙,其特点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等方面均发生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龋齿是继癌症、心血管疾病后,第三位危害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资料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齿率在64%,35-44岁的成年人更高,达到88%,而65-74岁的老年人则高达98.4%。龋齿的防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龋病可直接危及心脏
 
很多人认为,“蛀牙”只是小毛病,不过影响人们的咀嚼。实际上,它与人体的许多器官有关,最为直接的是影响人的心脏。专家研究发现,许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如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都可能由龋病引起,预防龋齿已成为世界医学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外较早开展对策。如美国政府推行自来水中加氟等措施,现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然而,自来水中,0.8ppm(百万分之一单位)的氟含量是防龋的最佳安全值,但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比如贵州等地区,含氟量就高达10ppm,因此不能统一推行这一措施。
 
目前,在市面上,“防蛀”市场上主要有4类产品:一种是含氟制剂,如含氟牙膏,其防龋原理为促进牙齿钙化,减少酸性腐蚀,有一定效果;二是含抗菌药物的漱口液,但因其广谱灭菌、耐药性等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三是由植物提取物制成的防龋成分,如含中药提取物的牙膏、漱口液、口胶片等,有一定防治龋齿作用,但其为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四是目前市场上被广泛使用的木糖醇,木糖醇作为代糖取代蔗糖,不被细菌利用产酸,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但它并不能抑制清除致龋细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防龋护齿的实质性问题。
 
樊明文教授指出,含氟牙膏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防龋方式,但也一直存在争议。如儿童刷牙容易误服牙膏残液,过量地摄入氟,会严重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引起急性氟中毒。
 
“免疫防龋”开启中国模式
 
由武大医学院开展的“免疫防龋”,则为防龋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通道”,这一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大医学院就肩负国家重托,开展了“免疫防龋”攻关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随着科研难题的逐渐破解,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防龋的DNA疫苗,成功地减少了变形链球菌在悉生动物中引起的各级龋齿,今年初,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公布在世界著名的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杂志上。
 
据樊教授介绍,变形链球菌是引发龋齿和牙周炎等疾病的罪魁祸首,科研人员正是针对变形链球菌研发出了“抗龋齿免疫球蛋白抗体”,这种蛋白抗体可与变形链球菌表面抗原进行特异性的结合,直接抑制细菌,使其丧失对牙齿的黏附和腐蚀能力,从而达到针对性的防龋齿的效果。
 
防龋疫苗的问世将为世界医学的进步带来重大影响。目前,防龋齿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可取代含氟制剂安全地预防龋齿。将来,如果防龋疫苗一旦上市,全国推广防龋疫苗必将成为最佳选择。
 
动物实验可降低70%
 
“我们在动物身上实验结果表示,接种DNA防龋疫苗后,患龋齿率至少下降了60%,如果用在人身上,至少应该可以让患龋率下降30%。”樊教授十分谦虚地说。
 
对于DNA防龋疫苗的直接作用,记者昨晚联系到樊明文教授的助手张宇红博士。她告诉记者,2007年10月,课组已申请到国家的“支撑计划”,目前武大口腔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武汉生物研究所、中科院病毒研究所等四个单位已开始联合生产出这一疫苗,目前疫苗已在小鼠、大鼠、兔、猴等大批动物上做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效果十分显著,患龋率下降70%左右。“但目前我国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十分严格,目前疫苗还没有做人的实验,我们必须拿到国家相关的批文才可以进行,但相信,这一疫苗在人体上身的效果不会很差!”张宇红博士说。
 
将来就像打乙肝疫苗
 
据介绍,目前,DNA防龋疫苗已从实验室试验转入规范的工厂进行试验,包括测试疫苗的毒性等。对于这项即将破壳而出的科研成果,樊明文教授十分看重,因为他为此注入大量的心血,“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18日,他用愉快的口吻说:“用于人体的龋齿疫苗一旦上市,口腔医学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樊教授称,目前武大口腔医学院专家正在研制的疫苗,适合1-3岁的儿童,使用途径是向鼻腔内的粘膜直接喷雾,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这个疫苗成本不高,可以被普通家庭接受。如果试验效果很好,不排除这个疫苗可以像儿童注射乙肝的疫苗一样,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公益行为,龋齿疫苗的效果可持续数年。
 
事实上,儿童期是人一生中龋病的易感期,只要抓好这一阶段,龋病完全可得到控制;当然,专家也指出,龋齿疫苗的效果不可能达到100%,造成龋齿的因素很多,防龋工作还需多管齐下。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