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禹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9-7-17 11:10:48
选择字号:
新京报:让行政远离学术方能破除学术不端
 
大学之内,无论普通助教,还是教授博导,触犯了什么学术规范,就以相应的学术规制论处。
 
7月15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该校副校长黄庆的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成立,且性质较为严重,决定取消黄庆的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以学术治学术,才是大学自救的正路。大学之内,无论普通助教,还是教授博导,触犯了什么学术规范,就以相应的学术规制论处。既不必因某某人身为大学行政官员,而罪加几等;也不能因其身份,而罪减几分。至于此人是否还适宜管理学校,自当另有行政管理的规范去考量,有干部任用的条例去评定,有校内民声的倾向去钳制,与学术处置,莫混为一谈。
 
中国大学当下的行政与学术不分,广被诟病。此局面的形成,既是历史积淀而来,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尚在路上的必然,也是近年来高校建设“车速”过快而带来的阶段震荡,是大学浮躁的成因,也是结果。若想改变这一局面,从时间上看,恐非短时之功;从路径上看,也不像某些人提议的那样,只需将校内的行政管理者与治学从教者简单分开即可。
 
因为,想将这两者彻底分开是很难的。国外名校,亦非此法。校、院、系、室各级行政首长,固然可由纯粹的行政管理人才担当,但也不过是些补充,主流来源仍需从教授中选拔。真正要做的,不是将人头分开,而是将机制分开,将行政管理机制与学术管理机制划分为铁道线的左右两根钢轨,并行不悖,相互扶持和制约。
 
客观地说,这样的机制分立,于我国高校之内,早就有所尝试和建设。但尝试得不够解放思想,建设得不够彻底坚决。干扰这一建设的主要因素,在于行政力量对学术力量的过多干涉,导致学术管理机制无法相对独立地运转。进一步改革的要点,在于建立规制,令那些在一段时间内担任了行政管理职责者,于学术领域减少发言权,甚至遵循回避原则,放弃发言权。
 
时下似乎正好相反。行政管理者在学术上的发言权,不仅没有回避和放弃,反而得以加大。这就将高校学术管理机制的建设,闷死在了井盖之下,无法正常生长。对学术不端的监督和评判,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学术标准,而异化为行政标准。此背景下,一旦行政者自身的学术行为出了问题,更容易诱发左手处理右手的尴尬局面。
 
高校改革,并不是要消灭行政、只尊学术,而是逐步走向“小行政、大学术”。校长为教授和学生服务,学术标准与学术道德得到由衷的尊敬和制度化的维护。一校之内,无论长幼尊卑,大家只对大师鞠躬,对学术鞠躬,而不是向权力鞠躬。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