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卢家兴 陈丹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15 14:1:30
邵一鸣谈国际资助:咫尺,还是天涯?

 
“获得国际资助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科学家能与世界顶尖科学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对《科学新闻》记者说。
 
国际科研资助罕见中国面孔
 
复旦大学高谦和香港大学陈志伟的研究计划日前分别获得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探索大挑战”计划的资助,在首批104个获资助项目中,只有这两个项目来自中国。
 
据盖茨基金会的人员透露,这次来自中国科学家的申请书总数为117份。盖茨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叶雷指出,“探索大挑战”本身是个关于探索创新的比赛,而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申请并没有满足要求,就是因为它们希望得到资助来支持已经存在的概念或证据。
 
身兼盖茨基金会全球重大卫生挑战科学委员会委员职务的邵一鸣说:“不仅(申请盖茨基金)如此,中国科学家获得其他国际资助的比率也比较低。”
 
邵一鸣不仅是国家“863”等计划中艾滋病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在许多国家重点课题中领衔,而且凭借着对国情与国际前沿科技信息的熟悉掌握,他带领的团队争取到众多的国际课题,与欧盟、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艾滋病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其中,他牵头在NIH拿到的几项课题,加在一起的经费达到2000多万美元。
 
在申请国外科研资助方面经验老到的邵一鸣看来,国际间的科学合作研究实际上逐年都在扩大。以传染病研究领域为例,很多传染病欧美国家没有足够的病例资源,他们主动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研究,要求本国科学家要与当地科学家一起申请项目。(未完)
 
阅读全文请订阅《科学新闻》杂志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09年第一期 焦点)
发E-mail给: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