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丰捷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4-16 11:27:14
光明日报:怎样评估高校最有效
 
4月,14所高校将先后迎来一次“大考”。这同时意味着,历时5年的这场全国所有高校共同参与的“考试”进入“收尾”阶段。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五年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旨在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然而,随着评估工作的逐步展开,本科教学评估成为高校内外议论纷纷的话题。2007年,对评估的质疑、商榷之声不断涌起,而这一年,198所高校接受了评估,仅10-11月,参评学校就有100多所。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均在这样的议论中完成了首轮评估。
 
一项遵循国际惯例、初衷良好的制度,为什么却成为人所议论的焦点?一切源于评估中弹出的那些不和谐音。
 
困惑的评估
 
“造假”、“扰民”、“形式主义”,是人们对评估抱怨最多的问题。
 
先说造假。一位多次参加评估的专家深有感触。他说,他曾在一所医学院抽查了100份本科生考卷,结果发现这些卷子字迹不同,答案却只字不差。显然,这是不同的人依照同一份答案抄的。对此,他却只能抱以“无奈”的叹息。
 
类似的无奈恐怕许多评估专家都曾有过,而这恰恰是许多参评学校“迎评”过程中最感头疼的环节。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小周回忆起那段经历,至今心有余悸。“学校要把5年里的试卷重新整理,很多丢失的试卷要找老师和学生补齐”。
 
她所说的这项工作是不少参评高校必做的“功课”——为接受评估,先自行检查,查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包括试卷、论文、实习报告、听课记录等最基础的原始材料。对一些原本教学管理不规范的学校来说,保证顺利过关的唯一手段就只有造假了,圈内叫“补”,把一切没有的、不合格的补上。
 
小周的工作就是对档案中缺少的,经学校重新印制并由学生统一填写好答案的试卷进行批改;对于档案中存在,但当时批改不严格的进行重新批改。让小周头疼的是,原来教这门课的老师调走了,她只好硬着头皮连续十几天起早贪黑地改卷子。每份卷子不仅要给出分数,还要进行卷面评估。她直言,自己根本没教过这门课,只好瞎编。
 
造假的过程导致了扰民,有些老师说得更重——“劳民伤财”。一般来说,参评学校都会提前两年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上下各种大小会不断,除组织教师、学生整理材料外,有的学校甚至人手一册“迎评”手册,要求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等倒背如流。由于任务“繁重”,假期减半、假日无休成为惯例,“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很少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因为“迎评”而耽误课程的事在学生们中间也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学校接待过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加剧了人们对评估“变味”的议论。
 
而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却更像是一次类似全国卫生大检查的质量普查。山东某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坦言,教育部针对本科教学评估提出的20字方针句句有理,只不过“经是好经,和尚念歪了”。从评估的实际情况来看,目的有一部分达到了,但总体而言还是形式大于内容。江苏的一位大学教授也有同感,“一阵风,刮完就完了。”而经历了这场“评估运动”,小周老师忽然有些伤感,她的学校经过绝对充分的准备,自然顺利通过了评估。但评估圆满结束的喜悦过后,迎评时全校上下同心协力的那种感觉很快没有了,一切又恢复到原有状态。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评估
 
在记者有限的采访中出现了一个“特例”。
 
这是数月前刚刚完成评估的一所大学,几天前,参与了评估工作的Z老师讲述起“迎评”的历程,丝毫没有记者想象中的牢骚。“我们也是提前一年多就成立了‘评估办’,但从基础材料的搜集、舆论氛围的准备,到咨评报告的形成,学校扰民的事做得很少,没有给老师同学增加负担,也没有把评估做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表面化运动。”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Z老师认为这与学校长久以来严密的教学管理,以及对评估过程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紧密相关。“平时的积累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Z老师看来,评估使学校受益匪浅。“借这个机会,学校可以对多年形成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进行认真的梳理。对研究型大学来说,通过评估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及办学定位,引导学校思考如何保证并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对于一般高校,评估则有利于推动教学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提升教学水平。
 
事实上,抱怨也罢,批评也罢,人们对评估在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上认识一致。有关专家指出,评估体系的建立,表明我国高校已开始进入由注重“规模效应”向加强“内涵建设”转型的阶段,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评估。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近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明确表示,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师资不足,有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严重;一些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定位尚不明确,教学管理很不规范,有的高校甚至缺乏基本的教学档案。通过教学评估,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定位,规范了教学管理,落实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关键性保障。
 
她同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未能同步增长,有的省份生均教育经费仅两三千元左右,这与办一所合格的高等学校差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评估调动了各级政府重视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有效保障了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他们同样感受到了评估给学校带来的影响。“过去学校管理随意性很大,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连学生档案、成绩、记录都没有,通过评估可以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至少让校长知道应该怎样办学,是件好事。”
 
怎样评估最有效
 
显然,作为一项监控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评估绝不可无。而且,作为一种制度化安排,评估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在国家法律条文和制度中给予明确规定。
 
而对于评估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正如众多教育专家所言,这不是评估的错,而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究竟怎样评估最有效?高校上下对此思考良多。
 
Z老师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进一步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不同类型学校适当采取分类评价的办法;二、树立健康的评估文化,使参评学校理性看待评估;三、逐步强化评估专家的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特征,以增强评估的权威性。
 
关于分类评估,许多专家表达了基本一致的观点。而这一意见的产生,源于对当前评估体系标准单一而易导致“千校一面”的忧虑。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东平就曾指出,高等学校应该分类管理,对目前存在的多种类型学校采用现有一套指标体系显然不合理。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也认为,高校办学是一套复杂的体系,不可能用一套指标涵盖。他建议借鉴国外的高校评价制度,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引入行业组织、民间评估机构等社会性评估组织,形成政府、社会、学校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估体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有关专家则提出,高校评估要实现持续化、健康化发展,必须实现五个转变——机制上从具体工作转变为长期制度;主体上从政府评估转变为中介评估;目标上从学校被动达标转变为自主发展;内容上从评价教学转变为综合评价;手段上从专家进校转变为信息分析。针对当前达标式的评估过程,他特别指出,这极易导致高校重评估结果轻评建过程,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而高校按照固定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迎评”,出现了新的办学雷同、千校一面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评估的一个悖论。他说,国外高校的认证或评估,是从被认证或评估的对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考察诊断对象自身的定位、发展目标及标准的合理性、现实性与可能性,以及目标、标准与手段之间的可行性。专家再根据学校目标发展与现状,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建议。这种认证和评估,是一种发展性和形成性评估,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这一模式应当成为今后我国高校评估模式的现实选择。
 
而在现实层面,教育部去年7月表示,将着手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大幅精简对研究型大学的其他各类检查、评估活动。这或许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下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一定会以新面貌示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