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爱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14 2:48:57
“定向”科学人生 从中科院研究生院走出的科学家们
 
1978年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走出了30余名两院院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为他们科研生涯的重要起点。
 
“许多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同年考取该校研究生,后遭遇“文革”而中断学习。1978年,中国恢复了研究生教育,他又考取“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进入当时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科院研究生院前身)学习,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
 
他用“进京赶考”形容1978年各行各业的积压人才争相考研的热烈场面。研究生阶段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3年学业中,他印象最深的有几位老师:概率论老师陈希儒、导师侯德封和刘东生院士及英语老师李佩。
 
“陈希儒老师每次上课两样东西:一盒粉笔、一盒烟”,刘嘉麒回忆,陈希儒老师上课旁征博引,公式写得满满一黑板,无论公式有多复杂,从没见他带过讲稿。刘嘉麒心里惊叹:“老师真厉害!”这也成为他现在追求的境界:炉火纯青。
 
“许多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刘嘉麒说,他一开始师从中科院原地质所所长侯德封先生。在接触侯老之前,他知道侯老是与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齐名的大家,非常敬畏;接触后发现,越是大家,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这也恰恰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刘嘉麒先生的印象。
 
侯德封去世后,刘嘉麒师从刘东生院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刘先生从不言老,从不言败。虽说年岁已高,年过80仍奋斗在科研和教育第一线,跑野外从不马虎、站上讲台可以连续讲两个小时课。“这就是无言的教导!”刘嘉麒说,老先生这样严谨、这样孜孜以求地从事科研与教育,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效仿?
 
博士论文期间,刘东生一次把刘嘉麒叫去“训话”,从晚上7点,一直训到夜里一点半,宿舍同学都以为他丢了。这段经历成为刘嘉麒在不同场合反复提起的故事,成为他对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警示。
 
刘嘉麒从一名研究生成长为中科院院士,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讲台上坚守了20多年。他深深了解“台下思维”,为此,积极追踪前沿科学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1985年至今,他每年的讲义都有所不同。
 
刘嘉麒这样概括他的理念: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是提高,研究生阶段是定向。正是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定向了这位地质学家的科学人生。
 
“做学问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倦怠”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所长张亚平院士对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也是印象深刻。1986年,他考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师从施立明院士。
 
张亚平记得第一次见到施先生时,先生就告诉他:科学研究是十分辛苦的,如果你没有浓厚的兴趣,最好趁早换个导师。“我理解老师的话,真正能登上科学殿堂的人,是那种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强烈兴趣,愿意全身心投入,并能从艰苦的工作中获得乐趣的人。”张亚平说。
 
张亚平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老师指导下写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情景:他按照施先生的要求,反复修改论文,来回修改了七八次。当时没有电脑,每次修改都需要全文手写,是十分痛苦的过程。当听到施先生最后一次修改意见是仅作微小修改时,张亚平就提出既然仅是文字的微小改动,誊写太麻烦,希望省略过去。
 
施先生的语气立即变得格外严肃:张亚平同志。施先生从未这样叫过他。“我当时听着心里就一颤”,施先生非常严厉地告诉他,做学问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倦怠。张亚平感触很深,又静下心来再次认真修改了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非常顺利地发表了。
 
张亚平深切地体会到严格训练的重要性,感到研究生阶段是真正开始科研训练的阶段,恰如婴儿学步一样,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好奇探询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对整个研究生涯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有了这样的经历和体会,他对研究生的培养也非常严格,还不断鼓励学生要在学术上勇于创新并超越他。最近几年来,他培养的学生有两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位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培养了我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200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张亚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研工作中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通过不断的努力克服困难,做出漂亮结果的时候,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就像登山一样,经过艰苦跋涉到达顶峰,美景尽收眼底时,所有过程中的痛苦都悄然逝去。”
 
成就“精英中的精英”
 
一流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前沿的科研课题、求实唯真的学风,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据初步统计,在1999年到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40篇论文入选,以仅占全国总人数9%的在学博士生创造了占全国15.8%的优秀论文。
 
一大批科学家从这里起步,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披荆斩棘,成长为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首席科学家。他们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龙芯、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重大科学项目和工程中,都闪动着他们的身影,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成为许多一流科学家科研生涯的起点,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影响。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所说:“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心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成长为精英中的精英,这部分人将塑造我们社会的变革,制定科研目标,他们不仅懂得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且懂得应该做什么。”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培养了70余位两院院士,其中1978年以后就有30多位: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金属所所长卢柯院士等一大批活跃在科研一线的首席科学家,正在引领着当今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并努力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争得一席之地。
 
培养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30余年的实践表明,研究生院不辱使命,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重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