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曹育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发布时间:2008-3-7 17:24:32
最早在国内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吴严彩韵
最早在国内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吴严彩韵*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吴严彩韵(1902—1993年)是最早在国内从事现代生物化学及营养研究的女性,她是中国生物化学主要创始人吴宪博士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创业期间的最早合作者和终身伴侣,曾与吴宪共同开始其著名的“蛋白质变性”研究,并在协和生化系开辟了营养研究领域。尽管婚姻使她过早中断了其在学术上的发展,但她以自己的爱心、智慧和奉献成就了一位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伟人,培养出了5个成才的子女,并几度重返工作岗位。晚年她虽身在异邦,但直到逝世前还在为促进中国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而操劳、奉献。
 
关键词  吴严彩韵,吴宪夫人,生物化学,营养学,传记
 
中图法分类号 K826.1
 
 
Daisy Yen Wu——THE FIRST WOMAN SCHOLAR IN CHINA ENGAGED IN BIOCHEMICAL RESEARCH
 
Cao Yu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10)
 
Abstract  As the first woman in China doing research on biochemistry and nutrition,Daisy Yen Wu(1902—1993)was the lifelong companion of Dr.Hsien Wu,the chief founder of the Biochemistry department of PUMC in Beijing.She was Dr.Wu’s earliest collaborator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department,and together with her husband started his well-known research on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opened up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the department.Her academic career was discontinued too early by marriage,but with her love,wisdom and devotion she had helped in creating a great ma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science,brought up five children into persons with special skill or knowledge,and returned for several times to her post.Though her remaining years were spent in the U.S.A she still spared no effor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ochemistry in China until her death.
 
Key words  Daisy Yen Wu,Hsien Wu,biochemistry,nutrition
 
责任编辑:屈宝坤
   
 
     提到中国近现代生物化学的历史,人们不能不提到它的主要创始人吴宪[1] (1893—1959)及由他领导的北京协和医院(P.U.M.C)生化系;而提及吴宪和他领导的生化系,人们又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关于蛋白质变性和营养的研究。殊不知,这两项研究中都曾有过一位女士的贡献,她就是吴宪的夫人——吴严彩韵女士。现有资料表明,吴严彩韵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在国内从事现代生物化学和营养研究的女性。尽管她出色的学术生涯由于婚姻而过早中断,但为中国生物化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在中国虽名不见经传,但作为一名女性,她那不平凡的一生及高尚的品质令所有了解她的人敬佩、折服。在她定居美国多年以后,1982年80大寿之际,她收到了数十封贺函,中国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营养学家周启源,生化学家刘思职、张昌颖、刘培楠,以及女教育家吴贻芳等,远隔重洋,飞鸿表达了他们的真诚祝贺,甚至连当时美国总统里根也自白宫发去了贺函。笔者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及对其亲友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撰成此文,以补其在国内名不见经传之憾,并将此文献给所有曾直接或间接为中国及全人类科学事业献身的女性。
 
    1 童年及求学时代
 
    吴严彩韵(Daisy Yen Wu)女士姓严名彩韵,祖籍浙江慈溪,1902年6月12日生于上海一富裕家庭。祖父严信厚(筱舫,1838—1906年)曾入李鸿章幕,历保道员,后以经商办厂而闻名于国内[2]。父亲严子均(1872—1930年)继承了家产,并任职于农工商部,不仅在绘画、书法上颇有造诣,而且是艺术品的鉴赏行家。母亲杨丽芬(1879—1943年)心地善良,是基督教的虔诚信徒。严彩韵自幼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而富有文化氛围的大家庭里,在12个孩子当中她排行第六。她聪慧过人,喜爱学习,自懂事起便在一位学识渊博的堂伯指导下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四岁左右时便显示出其非凡的计算才能。一次她随家人上街购物,适逢商场以九折优惠销售商品,她问明什么是“九折”后,就边随大人购物,边暗自将打听到的每样所购物品单价按九折逐一累加计算。当收款员忙着用算盘结算时,等在一边的小彩韵告诉父亲应付6.75元,结果与收款员随后报出的钱数一分不差,很令在场的大人们惊讶。此事被亲友传为佳话,并且由此她得了个“千里驹”的美称[①]。六岁起,进入上海中西女塾(Mc Tyeire Schoo1)接受新学教育。1913年随家迁往天津,经过一年半家庭教师的辅导,学习天津方言后,于1914年入天津的中西女校(Keen Schoo1)学习。在那儿除了学好课堂内容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家庭教师指导下,继续学习各门课程。经过刻苦攻读。她三年便学完了中学全部课程,1917年6月提前毕业,随即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后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时年十五岁。
    在金陵女大求学期间,严彩韵每每考试总名列前茅,因而获得校方奖学金。1921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学士学位,是该校第三届毕业生。
毕业后,父亲满足了她继续深造的愿望,资助她赴美留学。她作为研究生,先在史密斯学院学习化学(1921—1922年),1922年夏入芝加哥大学暑期学校选学生理化学、营养学等三门课程,各门功课均获A的好成绩,为金女大争了光,被一时传为佳话[3]。秋季,入哥伦比亚大学,在著名食物化学和营养权威谢尔曼(Henry C.Sherman,1875—1955年)和罗斯(Mary Swartz Rose)的指导下从事食物化学和营养的研究,特别是维生素的研究工作。当时维生素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起步不久阶段,在严彩韵随谢尔曼从事研究时,人们已经发现并认识的只有维生素A、B、D。美国学者在维生素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4],食物中维生素含量的定量生物学分析方法就是后来由谢尔曼发展而来的[5]。严彩韵心灵手巧,善于学习,在谢尔曼的实验室工作得非常出色,深博导师赞赏,为此,当协和在美国为生化系物色教师时,导师推荐了严彩韵。1923年初,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驻华医社(the China Medical Board)聘请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1923—1924年度生物化学助教。因而她在1923年5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院化学硕士学位后,6月便启程回国,9月起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正式上任。
 
    2 早年的科学生涯
 
    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P.U.M.C.)是当时亚洲第一流的医学校。该校注重培养高水平的医学科学领导人才,因而对其师资水平要求极高,各科(系)主任、教授级职员最初均由外人国担任,1922年实行了改组,吸收少数出色的中国学者参与管理。生物化学系起先与生理、药理同为一系,由伊博恩(B.E.Read)和麦卡勒姆(A.B.Macallum)先后担任系主任,1922年独立成系后,由当时任讲师的吴宪负责系里教学和科研工作(吴宪于1924年升任副教授,并正式担任系主任,成为该校第一位中国主任)。严彩韵到任时,生化系刚成立不久,正式职员只有吴宪一人,她是该系第二位正式成员。在这里,她参与了中国生物化学的创业。作为一名助教,她为医科一年级学生辅导生化课,指导生化实验,批发作业及实验报告,还举办营养讲座,向学生介绍当时新近发现、提取出的维生素,其中有些工作是她曾在谢尔曼的实验室做过的第一手的研究。作为一名助手、合作者,她与吴宪携手共同从事研究工作。吴宪最初工作重点在血液化学上。严彩韵到任后,吴宪在她的协助下开始了其著名的蛋白质变性问题的系统研究(吴宪于1931年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合理的理论,有关论文在64年后的1995年仍被国际权威刊物《化学进展》重新全文刊登)[6]。围绕这项工作,她和吴宪联名发表了一篇摘要:“关于稀酸、稀碱对蛋白质作用的一些新观察”(1924年)[7],三篇论文:《蛋白质变性的研究,I.稀酸和稀碱对蛋白质的影响》(1924年)[8],《蛋白质的热变性》(1925年)[9],《乳胶体对有色溶液的作用》(1926年)[10]。这些工作在吴宪后来的论文中被多次提及,是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的基础。
    在与吴宪共同研究蛋白质变性问题的同时,严彩韵还发挥了其在美国留学时所学的专长,在系里开辟了营养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当时国人对营养问题研究很少,有关工作主要由来华的外国医生、学者所作。在二十年代中期以前,从事中国营养研究者主要有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伊博恩和埃姆布瑞(H.C.Embrey),先在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后去燕京大学的窦维廉(W.H.Adolph),燕京大学的威尔逊(S.D.Wilson)等人。据目前已有资料,国人最早从事营养研究者有王赞卿(Wang T.C.),1921年他与埃姆布瑞共同发表过一份关于中国食物的分析报告[11]。王季茮女士从事营养研究也很早,而且发表过多篇有关论文[12],但据作者调查,她的工作均在国外完成,她本人并没有回国工作。严彩韵应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在国内从事营养研究的女性。了解到有关中国食物成份的科学数据极为有限,严彩韵从对中国食物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的分析入手,开展了营养问题的研究。她先是利用协和生化实验室的良好条件,测定、分析了数百种中国食物的化学组成,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灰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食物中的维生素在当时还无法定量测定)。上述工作后来被吴宪收入其论文《中国食物之营养价值》(1928年)[13]和他的《营养概论》[14]一书中。这些工作不仅为进一步的营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打下了良好的开端,而且为医院的营养师给病人制定既适合病人需要,又有营养价值的膳食,提供了指南。
    严彩韵的工作得到了吴宪的充分肯定和热情支持,并由此导致了他对营养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从而使营养研究日后得以在协和生化系成为重点课题之一。在严彩韵的工作基础上,他二人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联手进行了“素食大鼠的生长”和“北京人膳食之研究”的工作。前者系严彩韵为从理论上研究食物的营养价值,将其在美国导师谢尔曼实验室进修时(1925年)学到的方法引入协和生化系,模拟中国人的各种膳食类型,以大白鼠为实验对象(当时中国人膳食受习惯及经济条件影响,以素膳为主),进行研究。他们选用中国人作为主食的面粉、全麦、大(小)米、高粱、玉米等和作为主要副食的黄豆、豌豆,及二十种蔬菜加盐和油配成了数十种不同成份及比例的膳食,分组喂养四个星期大小、停止哺乳的白鼠,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以定其生长率,并将结果与食荤膳(含有2/3全小麦和1/3牛奶粉)的同龄白鼠进行对比。他们发现,各种素食的白鼠生长率皆比食荤膳的白鼠为低,且有软骨病发生;膳食中加有小白菜、油菜、甘蓝菜、盖菜或芥菜的白鼠,其生长率则很接近荤食自鼠,且无缺乏维生素的征象,但其第二代生长率则远逊于荤食者。实验表明,谷类、豆类及多数蔬菜类食物皆缺乏维生素D;小白菜、油菜、甘蓝菜、盖菜、芥菜的营养价值则比白菜、菠菜等为高。他们将研究结果在1928年1月27日中国生理学会第二届年会上以“菜蔬食品之试验”为题做了报告,并在当年《中国生理学杂志》第二期上以“素食大鼠的生长”[15]为题发表了论文。这项工作后来由万昕、陈同度、李振翩、朴柱秉、李维钅荣  、张昌颖等在吴宪的领导下继续进行(由严彩韵筛选出的素食鼠膳食配方D41A一直为后来的有关工作所沿用)。他们对素膳的生理价值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持续研究,先后发表了十余篇论文,直到1942年初协和因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闭才不得已中止。这些论文成为中国现代营养研究的重要文献。研究营养学史者,都将之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11][16][17]
    与“素食大鼠研究”同时期进行的工作还有1927年严彩韵与吴宪对北京膳食的调查研究。1926年9月,中国生理学会开会决定,与博医会合作,成立一个研究中国人新陈代谢的委员会,在沈阳、北京、济南、上海、香港等地分区对华人的“基础代谢诸问题”进行研究[18],膳食调查便是其中一个内容。严彩韵和吴宪等在北京对29个中等家庭、6个商店、15户农民、1所大学、1所中学、2个工厂和1个中低档餐馆进行了调查(其中中学和工厂的数据由协和公共健康和卫生系的李廷安收集),并将调查结果与当时国内外其他类似调查及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他们发现,北京人膳食的平均情况与北京贫民、华北其他各地的中等家庭以及长沙工人的膳食结构大同小异,可以代表中国人膳食水平。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个成年男子每日摄入蛋白质91.7克、脂肪40克、碳水化合物562.4克,总发热量为2977卡;华人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虽然不少,但品质高的动物蛋白仅占摄入蛋白的十分之一,远小于西方人(以美国为代表);华人每日摄入的钙、磷也比西方人少,并有缺乏维生素A、D的可能;通常人们认为营养丰富并大量食用的菠菜,经动物实验证明其营养价值很低。他们进而认为,正是因为膳食不良,导致各种营养不良病在中国的流行;中国儿童生长迟缓、中国人体格矮小、精神差、死亡率高,亦与膳食似有密切关系[19]。严彩韵和吴宪共同完成的这项工作也在1928年1月27日中国生理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做了报告,并刊登在当年《中国生理学杂志》新陈代谢专号第一期。与同时期国内其他类似工作相比,他们的工作不仅规模较大、有代表性,而且有深度,因而有关史料中凡提到中国膳食的调查,必定要提到这项工作。但由于发表论文时严彩韵从不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所以,除了少数知情者,她的名字在一般综述性资料中很少被人提及。然而,营养工作能成为吴宪领导的协和生化系科研重点之一,而协和的营养工作又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者之一,这当中无论从何角度看,严彩韵都功不可没。
 
    3 离开工作岗位之后
 
    严彩韵,这位有了良好工作开端并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女才子,并未能在协和生化系的岗位上长期工作下去。尽管由于她工作成绩突出,已被协和续聘为下一年度(1924—1925年度)生化助教。但她的职位不久因与吴宪的结合而不得不放弃,因为校方严格规定,夫妻不得同在一个单位工作,要结婚,必须辞职。在一年多的共同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严彩韵与吴宪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了吴宪和他们共同的事业,她甘愿放弃自己的独立发展机会,而做一名贤内助。
1924年12月20日,他们在上海结婚[20](从此以后,她一直沿用“吴严彩韵”之名)。婚后三天,她随吴宪赴美。吴宪借休假之机,在洛克菲勒研究所做访问研究,而她则回到哥伦比亚大学谢尔曼的实验室继续从事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她完成了“牛奶、肉、面包和奶类及黄豆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保持”的研究,1925年发表于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杂志》[21]。她最初打算在那儿拿到博士学位后再回国,但这一计划由于1925年夏须陪同丈夫前往欧洲访问并回国而落空(另一可能原因是她已怀孕,她于1925年12月回京后不久即生其长女)。后来,在回忆此事时,严彩韵不无惋惜地说:“我最美好的一个梦想因此就再也未能实现,朋友们风趣地说,我这个太太是用一个博士换来的。”[②]
1925年12月,严彩韵随丈夫回到北京。吴宪立即以满腔的热忱投入了工作,严彩韵则在其长女婉先出世后不久就作为“编外人员”,义务地与丈夫一道工作了数年。“素食对大鼠的影响”和“北京人膳食之研究”就是在此期间进行的。此外,1927年春,她还受协和之聘,担任过为期三个月的护校临时教员,为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转至协和护校的学生补习有机化学,以使她们能顺利进入护校学习。1928年,长子吴瑞出世后,严彩韵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家务料理及抚养子女的任务日益繁重起来,而此时生化系的研究力量也随着林国镐(1897—1972年,1927—1930年任讲师)、陈同度(1904—1969年,1927—1930年任助教,1933—1942年任讲师、襄教)、李缵文(1900—1977年,1928—1929年进修)等人的先后到来而得到充实。严彩韵便退出了研究第一线,将主要精力放在家务上,设法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家庭成为吴宪的港湾和加油站。此外,她还尽量挤出时间,为丈夫做了不计其数的辅助性工作,如收集、计算每日需给动物的喂食量,计算、编制研究数表等等,从多方面辅佐、支持吴宪的工作。显然严彩韵是为她的婚姻和家庭感到满足和自豪的。正如她自己日后所言:“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伴侣。不仅如此,他还是我的顾问和老师,……我有独特的权利来分享他所有的高尚目的、他的内在思想和他的尖锐的洞察力。由于我们是精神上的伴侣,可以说我们完全是一个人。我们的思想方法很相似,因此我们有许多共同点。我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安静与和谐的气氛中培养我们的五个孩子,我们也一起绞尽脑汁解决生活中的难题……”[22]
    严彩韵对丈夫的真挚的爱和由之而来的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为吴宪在事业上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是他得以取得突出成就,成为中国生物化学“巨人”[23]的主要外因。吴宪一生发表的生物化学论文中,80%以上是在婚后完成的。知情者认为,吴宪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总是在生活的关键之处做出正确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与严彩韵的结合。[1]
    婚后,严彩韵在协助吴宪工作、操持家务的同时,7年内生育了5个子女[③]。她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她对当时北京的小学教育质量甚为不满。为使孩子们能受到良好而全面的现代化启蒙教育,1934年,由她发起,几位好友共同创办了一所民办小学——明明学校,招收她们的子女入学。校长由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校友王素意担任,聘请了一位专职教师,并请学生们的母亲义务兼任绘画、体操、音乐等课程。她则义务担任司库和校董,负责学校的经费,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这所学校办得相当出色,成为当时北京最好的一所小学。她的5个子女先后在这儿接受了启蒙教育。她和丈夫不但注重孩子们的文化教育,而且注重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三女婉明的中学同学,现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的潘孟昭教授回忆此事(1994年11月24日对潘孟昭先生的电话访问)时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吴宪在科学上的地位很高,是个名人,而且家境也很优越,但他的子女们却都衣着朴素、待人谦和,没有一点高傲的架子,可见他们的家教是很严的。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不仅个个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学业优异,而且日后均得以成为对人类和科学有贡献的人1。其中,两个儿子吴瑞和吴应的名字均因他们在科学上的建树而多年来被收入在《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中:女儿吴婉莲也曾被收入在《美国妇女名人录》(Who’s Who of American Women)[24]中。
    严彩韵还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为社会服务。在安排好家庭生活和明明学校工作之余,她抽空去中法大学学习法语,并于1944年获得结业证书(她晚年的工作就曾得益于法语学习)。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中国及国际妇女俱乐部和各种教育、慈善等有益于社会的组织机构的活动,并在其中担任一定职务。如,她曾担任“老年之家”、“儿童福利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北平办事处)、北平基督教长老会医院所属的结核病疗养院、香山孤儿院、北京中国妇女俱乐部、北京国际妇女俱乐部、基督教女青年会等机构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成员[④]
    当她从好友、金女大校友、当时任金女大校长的吴贻芳博士(1893—1985年)处获悉,她的母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亟待筹资修建一所校医院,以解决患病学生就医难的问题时,便动员自己的丈夫及三个妹妹及其妹夫与她共同为修建这所校医院捐资。1936年,由严氏姐妹捐赠的一座二层建筑,装备设施齐全的校医院落成。此事亦被该校校史记载。[3]
总之,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严彩韵仍在为中国的生化事业做着贡献,并以满腔的爱心维系着她的家人,关心着社会,使自己生活得格外充实。 
 
    4 在异邦的后半生
 
    1947年,吴宪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去英国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会后去美国作访问教授,以了解、掌握同位素技术的应用,为回国后在北京成立人类生物研究所做准备。严彩韵原本满怀希望地盼着丈夫如期回国,好协助他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丈夫1948年夏回国的计划却因当时美国码头工人的罢工而未能实现。同年12月,他们在北京芳嘉园的寓所——一座经过自己精心改建的前清皇室的府第[⑤]——被百余名从山西逃难至京的中学生占据,致使严彩韵一家无法正常生活。无奈之下,她便带着孩子们于1949年1月5日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并历尽艰难地从香港抵达美国,与在那儿的丈夫团聚。
    此时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到美国后均顺利进入大学深造,严彩韵已不必再为他们和家务操太多的心。她便设法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1949年抵美不久,她即应聘担任亚拉巴马医学院的生物化学研究助教(research associate),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实验室。她与在那儿任职的丈夫朝夕相处、并肩工作,开展氨基酸代谢的研究,直到1953年因吴宪患心脏病辞职而随之退休。此后,她专心照顾患病的丈夫,帮他整理研究数据和结果。1949—1959年间,他们联名发表了4篇论文,还为参加学术会议写了3篇论文提要。[25]
严彩韵的这段平静、安宁、幸福的家庭生活随着1959年8月8日丈夫的去世而受到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为了纪念亡夫,她开始着手把亲友、同事们发来的唁电(函)及吴宪生前发表的所有文章目录收集起来,并撰写了他的生平事略,将之汇编成册,取其中文名为《吴宪陶民先生追怀录》,于1959年12月自费出版,分送给亲朋好友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图书室。1960年4月,她在长子吴瑞及三女婉明的帮助下,迁至纽约市,暂住于长子家。她本可以在子女家安度晚年。然而,她毕竟是个富有理智而又十分坚强的女人,战胜了失去丈夫的悲痛后,面对新的人生转折关头,她做出了回到工作岗位的选择,尽管她又离开工作岗位已达七年之久。
    1960年5月9日,她开始任职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保藏部(Food Conservation Division,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负责对新发现的高蛋白食品进行检测、估价和报告。这项工作的目的旨在改善发展中国家儿童的营养状况。她在这一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服务,这使她恢复了其在科学团体中的地位。直到法定的退休年龄(60岁)之后,她仍被两次延聘。1964年8月起,她又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的人类营养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Human Nutrition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Columbia University),在那儿工作长达7年之久,其中包括退休后作为特别顾问的一年延长期。在此期间,她主要负责图书工作,从无到有地建起一个有检索系统和由大约1500册图书、报告以及各种出版物组成的图书室,为有关教学和研究人员提供服务。除了图书室繁杂的日常工作外,她还花了许多时间为研究生上营养学课,帮助他们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此外,还与该所所长联名发表了《核黄素缺乏症的全球分布》。该文作为一章被收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出版的《地理营养》一书中[26]。1971年,再度正式退休后不久,她又在纽约市圣路加医院中心医学部营养及代谢组(the Division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of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t St.Luke’s Hospital Center)担任顾问,每周前去工作三天,直到1987年9月,她年满85周岁为止。期间,她为中心筹建起一个“代谢研究单行本图书馆”(Reprint Library on Obesity Research),为从事与代谢研究、教学有关的研究生、教授和医生收集了5000种有价值的论文或文章[⑥]。圣路加医院中心后来以代谢研究而闻名于美国,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有这个图书馆。尽管在这期间她没有发表研究论文(她的主要工作已不是课题研究),但她的工作为代谢中心工作的成功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她的工作热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受到1979年赴美访问的老校友、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的高度赞扬3。她的工作成就和献身精神也引起了美国学界的关注,使她多次成为有关传记中心的收录对象。如,她的名字曾出现于《美国科学名人录》、《国际传记辞典》、《国际社区服务名人录》、《国际文化名人录》、《美国科学领袖》、《皇家兰皮书》(英国)、《美国妇女名人录》和《世界妇女名人录》中。此外,她还是美国营养学会的名誉会员,美国大众健康协会、英国皇家卫生学会、纽约科学会等会的会员,以及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的终身会员。
    重返工作岗位后,她一直单独居住,生活上完全自理。直到1992年她才搬到长子家,与他们共同生活。除了工作,她还在业余时间在长子吴瑞和次女婉莲的协助下,将丈夫的遗著《科学生活导论》的手稿进行整理、编辑。该书于1963年10月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资助并分别以中英文出版(中文版于次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刊行)。
    严彩韵晚年对中国营养学的一个贡献是,修订出版《营养概论》。1970年,她访台期间获悉,吴宪的《营养概论》在台湾一直被作为最好的中文版营养专著,至1970年还由商务印书馆印刷、销售时,强烈地意识到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以增加三十余年来的新内容,使这部著作能符合时代需要。为此,1972年起,她开始着手对《营养概论》进行修订,历时逾二载,查阅了大量新资料,在不影响原书风貌情况下,以补篇方式增加了八章现代营养学新内容,填补了有关空白。该书于1974年5月由台湾商务出版社印行[⑦]。她身在异邦,却心系祖国,长期以来与国内亲友保持着通信联系,借以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她曾于1980年和1984年两度回国探亲,并参加了金陵女大七十周年的校庆活动。为了实现丈夫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遗愿(参见吴瑞先生赠协和图书馆Scientific Works of Hsien Wu一书扉页上的赠言),她不仅全力支持其长子、国际著名分子生物学专家吴瑞教授多次回国讲学及合作研究,而且与其商定,自己的财产不留给后代,而要用于发展生化事业。她的建议得到了吴瑞教授的积极响应。1983年,他们母子共同赠款设立“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以资助为当代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做出贡献的教授。自1987年起,获得该项基金资助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潘华珍、沈羽埮、王琳芳等教授。1993年,他们母子又捐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生化室添置了一个图书室(被命名为“吴宪图书室”),帮助该室从美国订购有关生物化学的最新书刊。同年,他们还在吴宪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置了“吴宪生化教授席”。90高龄的严彩韵在吴瑞教授的帮助下,不知疲倦地为筹建图书室和设立吴宪生化教授席张罗着,以纪念吴宪诞辰100周年,不幸于1993年5月27日因心脏病意外发作而平静地去世,结束了她那“长久、幸福而又富有成效的一生”。此时距她的91岁生日仅半个月。她的葬礼于1993年6月1日在马萨诸塞州吉梅卡的森林山墓园举行,在此她与丈夫长眠在一起[⑧]
 
 
 


*收到来稿日期:1995年3月20日,收到修改稿日期:1995年9月29日
本文承蒙严彩韻的长子吴瑞先生提供第一手资料,吴宪先生的侄子、国内贸易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吴硕先生提供有关资料并审阅初稿及修改稿;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潘华珍先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潘孟昭先生、北京医科大学张昌颖先生,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赵慧芝先生的热情帮助和指教,在此特致衷心感谢。
[①]  见Daisy Yen Wu.Reminiscences,未发表,复制件由吴瑞先生提供,保存于笔者处。
[②]  Daisy Yen Wu.Reminiscences,由吴瑞先生提供复印件。
[③]  他们是:长女吴婉先(1925.12.31),次女吴婉莲(1927.7.19),长子吴瑞(1928.8.14),三女吴婉明(1929.12.25),次子吴应(1931.11.1)。录自《吴宪家谱》,由吴瑞先生提供。
[④]  见于由吴瑞先生提供的复印件:Daisy Yen Wu.Resume。
[⑤]  现该处被数家单位合占,其中之一是中国科学院第二幼儿园。
[⑥]  199563吴瑞先生给笔者的回信。
[⑦]  据吴瑞先生介绍,由于大陆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不能找到出版该书的出版社,故只能在台湾出版。
[⑧]  吴严彩韵逝世讣告,1993年6月6日吴瑞先生寄给笔者。


[1] 曹育.杰出的生物化学家吴宪博士.中国科技史料,1993,14(4),30—42
[2] 李盛平,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284
[3] 吴贻芳.金女大四十年.吴贻芳纪念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03
[4] E.H.Ackerknecht.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 Revised Edition,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230
[5] J.丹弟斯等著,刘劲生等译.科学家传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879
[6] 王志珍.到世界舞台去占据中国应有的地位.中国科学报.1995.9.20,第一版
[7] Wu,H.,and Yen,D.,Some New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Dilute Acids and Alkalies on Proteins.(abstract).Proc. Soc. Exp. Biol.& Med, 1924,21,573-577
[8] H.Wu,and D.Yen.Studies on Denaturation of Proteins.I.Effects of Dilute Acids and Alkalies on Proteins.Jour.Biochem(Japan),1924,4,345—384
[9] H.Wu,and D.Yen.Heat Denaturation of Proteins.Jour.Bio.chem,1925,64,369—378
[10] H.Wu,and D.Yen.The Effect of Emulsoids on Colored Solutions.Colloid Chemistry,Collected and Edited by Jerome Alexander,1926,1,380—392
[11] 陈尚球.营养学.见:中华民国科学志(三).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
[12]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中国科学著作目录(生理学组),1936,77—81
[13] Wu.H.Nutritive value of Chinese Foods.Chinese J. Physiol.Report Series,1928,No.1,153
[14] 吴宪.营养概论.1933年4月国难后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5] Hsien Wu and Daisy Yen Wu.Grouth of Rats on Vegetarian Diets.Chinese J. Physiol.,1928,2(2),173—193
[16] 吴襄.三十年来国内生理学者之贡献.科学,1948,30(10),295—313   
[17] 郑集.现代中国营养学(1920—53)史料.见:现代国内生理学者之贡献与现代中国营养学史料。中国科学社编,1954
[18] 曹育.民国时期的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科技史料,1988,9(4),21—31
[19] Hsien Wu and Daisy W.Study of Dietaries in Peking.Chinese J.Physiol. Report Series,1928,No.1.,135—152
[20] Daisy Yen Wu edited.Hsien Wu 1893—1959(中文名:吴宪陶民先生追怀录).Bosten,1959,3,(由吴瑞先生赠送) 
[21] Daisy Yen,M.S.Rose et al..Maintenance Values for Proteins of Milk,Meat,Bread and Milk,and Soybean Curd.J.Biol.Chem,1925,66,847
[22] 吴景略.生物化学家吴宪的生平事略.见:天津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88—89
[23] J.Reardon-Anderson.The Study of Change, Chemistry in China 1840-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S.A.,1991,140
[24] Who's Who of American Women,8-10 edition,1974—1978
[25] Ray Wu Compiled.Scientific Works of Hsien Wu,1983
[26] W.H.Sebrell,Jr.and Daisy Yen Wu.Global Distribution of Ariboflavinosis.A chapter in Geographic Nutrition,NAS—NRC,1983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