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唐钧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3-11 7:14:48
唐钧:为钟南山的专业精神叫好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据《羊城晚报》报道,钟南山“对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达73岁表示质疑”。他认为,“如果前两年刚刚是期望寿命是71岁,过了这几年又变成73岁了,哪有这么快?”“这个东西有很大的水分,我是不赞成提这个东西,这不太真实,广州、上海高,香港就更高了,比城市的话可以提,但是从全国来说,我觉得水分太大”。 

人均期望寿命也称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某一年份出生的婴儿,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预期可以存活的年数。这个数据如今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所推行的人类发展指数的3个指标之一,另外两个指标是成人识字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用平价美元计算)。因此,如果这个指标有所增长,就会对人类发展指数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不妨看看建国以来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过程。1949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估算数),1982年“三普”时提高到67.88岁,2000年“五普”时又提高到71.40岁。前33年增长约33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建国前长期战乱,加上灾害和瘟疫,人的寿命当然长不了。建国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国前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较快,这是合乎逻辑的。
 
1982年到2000年,18年中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82岁。人均寿命提高到一定程度,速度自然就会慢下来,平均每年仅提高0.21岁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2003~2007年中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指出,200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3.0岁,钟南山所质疑的数字应该出自于此。因为这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速度突然加快,达到每年平均0.32岁,确实令人费解。再看2003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02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1.8岁,如果以这个数字为基准,近3年人均预期寿命每年提高的幅度达到0.4岁,这可能吗?
 
以上所提及的数字都很小,年平均数都在小数点以下,但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充分体现了钟南山的专业精神:首先,他能够敏感地发现问题,其次,他敢于直截了当地提出质疑。当然,在此时此刻提出这个问题,更体现了他作为人民代表的责任心。
 
有关部门用这些数据,不知是否想说明“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很高的”。但是,社会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好的医疗保健并不必然意味着良好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健康状况与那些医院医生无法控制的因素联系得最为紧密,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食、饮酒、运动、焦虑)以及物理环境(如污水处理、水质、工作条件等等)。大多数损害人体健康的因素是医生和医院无力控制的,从长远看,婴儿死亡率、疾病以及人的寿命受到医疗保健质量的影响很小。”以上理论分析告诉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看,人均预期寿命与卫生费用投入产出效率的相关度也许并不高。
 
这个数字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知是否还有更加确切的统计数字能够替代它,譬如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重新计算,也不知道有关部门会否作出可以让公众接受的解释。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