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5 2:24:24
钟南山院士:要睁大对禽流感疾病防控警惕的眼睛
 
“12月至4月是流感的高暴发期,这个时候我建议全国各地应特别注意流行病的复苏,尤其要睁大对禽流感疾病防控警惕的眼睛。”日前,中科院2008年传染病学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特邀为会议作了《呼吸系统重大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钟南山着重介绍了禽流感方面的情况。他着重指出,从目前来看,还是禽的流感,还没有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禽流感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今年禽流感在全球可能会扩大。禽流感应早发现、早诊断;鉴于临床基础力量不够,他建议,相关的基础研究应与临床密切结合,通过疾病带研究。
 
目前还是禽的流感
 
“从2003年至今,全世界一共有340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90人死亡,死亡率高达85%,中国从2003年开始至今,有27人得病、17人死亡,死亡率为63%。禽流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谈及禽流感目前的形势,钟南山备感担忧:“2003年,全球H5N1动物疫情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但是到了2007年就已经发展到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和东南亚,就是作为动物的禽流感已经扩大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非常注意动向,因为动物的禽流感和人是相当密切的。”
 
钟南山介绍,从季节来看,12月、1月到5月是禽流感的高发期;从年龄来看,大多数出现在青壮年,“但是这是不是疾病本身的规律,现在还不好说,可能不一定是疾病本身的规律”。
 
不同国家的情况也不一样,在中国,总的来看,动物疫情的禽流感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偏多,但是新疆、黑龙江、辽宁也有。
 
2005年12月29日,卫生部通报,福建省三明市一名41岁的女工于12月6日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于12月21日死亡,而当地并未发现动物H5N1禽流感疫情,死者本人也未直接接触过死禽。
 
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当时,WHO和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说中国又隐瞒病情,没有报告事情情况”。钟南山说:“但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有相当多的病例确实没有明确接触死禽的历史,例如中国截至目前,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致病的共27例,其中有10多例没有接触死禽。”
 
而关于禽流感是否存在人传人的问题更被人们所关注。1997年,香港2名暴露于人禽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出现轻型症状(无禽类暴露,血清学证实感染H5N1);2004年,泰国11岁感染H5N1禽流感的女孩在医院不治死亡,其母亲和姑姑曾在医院照看他,后来也被确诊感染H5N1,母亲最后也死亡;2005年,越南出现患者传染给护士的病例;而2006年,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一家庭10口同时发病,更让人对禽流感是否存在人传人的问题持怀疑态度。
 
钟南山认为,禽流感目前还没有发生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传播,“有充足证据表明主要是通过禽类传染给人,尽管可能存在人通过环境因素而感染,但这种途径非常局限”。
 
钟南山解释说,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体细胞具有与病毒血凝素(H)相结合的受体,二是病毒的血凝素必须切割成有活性的H1和H2才能致病。目前这两个因素均不具备,因而禽流感病毒还不能持续性地感染人体细胞。
 
不过,钟南山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毒株。目前H5N1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仍属禽流感病毒,无人流感病毒基因成分,若病毒一旦发生突变,它将不再是一种禽鸟病毒,而将成为一种人类流感病毒新亚型。”
 
事实上,2006年,德国就发现了猫感染禽H5N1,这些现象会加速毒株的变种。现在也有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野禽传染人的途径。
 
早发现 早诊断
 
钟南山的报告中,有一张非常醒目的照片:在一个活禽市场,一边是装在笼子里的活鸡,不到半米远的地方有人正在拔牙。
 
“这太危险了!一旦有禽流感病毒,这些人肯定逃不掉。”钟南山说,在中国很多活禽市场,诸如此类的事情并不在少数。“我甚至不鼓励中国人买活鸡过年。”
 
而导致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一般群众缺乏对禽流感知识的了解。钟南山介绍,H5N1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禽类传染给人,多数人禽流感病例在发病前和病死禽有直接接触。
 
此外,也可能存在人通过环境因素而感染。H5N1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含有病毒的颗粒悬浮空气中、污染的水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直接侵袭鼻黏膜和眼结膜、手触摸了受病毒污染的物体、未经消毒鸡粪广泛用做肥料等,都可能导致人通过环境因素而感染H5N1。
 
“防治禽流感要打一场群众战争,让绝大多数群众懂得禽流感知识。”钟南山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早发现、早诊断,“临床暂时没有别的办法,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仍是当前防治呼吸系统重大急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钟南山介绍,在广州、上海、武汉出现过3例感染禽流感不治身亡的病例。这3个病例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虽然出现发烧和肺炎,但不住院治疗,直到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后才住院及确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说明,在中国,早发现和早治疗都很差,而且我们缺乏预警和筛查机制。作为临床大夫,我们就希望早发现一个,早诊断一个、发烧、流感的症状或者流感是我们最紧张的。”
 
钟南山建议,发现病人有发烧(流感样症状)、肺炎症状,应检查病人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包括是否有与禽接触史(死禽、野禽、家禽市场、宰杀),是否在禽流感疫(地)区,是否在一周内到过疫点、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等。对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病人,应同时进行抗生素经验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金刚烷胺),而且要尽快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迅速排除或确诊病情。
 
以疾病带研究
 
在中科院2008年传染病学术交流会上,与会者除传染病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外,也有不少传染病临床医学人员被邀请参加。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我们搞临床的非常希望能参加这样的会议,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同时,我也希望搞基础研究的也能多听听临床的想法,以疾病带研究。”钟南山说。
 
钟南山介绍,从禽流感来说,目前还有一系列问题尚待解决。例如,H5N1病毒变异、重配的速度,是否会产生人传人的问题;人类感染发病的宿主因素、遗传易感基因;H5N1感染的发病机制;H5N1在人类传播的危险性及早期预警;H5N1感染的快速诊断;抗病毒药物的敏感与耐药性,以及禽流感的疫苗研究等。
 
“这些问题光靠临床是解决不了的,我们需要与基础研究密切配合。”钟南山认为,传染病学基础研究最终要为社会需求服务,基础研究应首先了解疾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
 
钟南山说:“中国再来一次SARS或者暴发一场大大的禽流感,经济会倒退十几年,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医学,都应该积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作为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经常强调希望临床和基础更好结合,使双方的眼界更加开阔,“我愿意为你们做后勤、为你们拉线,我愿意给你们联系更多的临床部门”。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