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贾宝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2 2:33:1
评论:公众对大学新闻网有何期待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网被黑,黑客捏造了一篇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采访的新闻报道,批评现行教育制度,其中有不少粗俗词汇。随后,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发表声明,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
 
黑客攻击清华大学新闻网,究竟基于什么心理不好猜测,但大学新闻网的话题却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公众对大学新闻网有何期待?这要从“大学”和“新闻网”说起,前者界定了大学新闻网的内容属性,后者界定了大学新闻网的技术属性。高校新闻网应该按照网络传播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传播大学特色、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动态和进展、大学学人(师生)对社会话题的思考和观察。也就是说,大学新闻网的内容既应呈现组织特色,反映大学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进展,也应呈现广泛的社会性特色,表明大学学人对社会、教育、科技、经济等问题的观察、立场。从传播技术的角度而言,应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注重受众的反馈。
 
然而,当前国内高校的新闻网,在上述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从内容角度看,高校新闻网呈现的信息大多是高度“组织化”的内容——本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进展、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风采等。从技术角度看,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闻网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尽一种告知信息的义务。没错,信息告知是新闻网的首要职能,但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是多向性、互动性。让受众获知信息之后谈谈所思所想,对改进学校工作肯定也有积极意义。实践中对受众反馈的忽略,一方面表明大学对自身工作的自信心不足,怕受众“挑刺”,另一方面表明宣传工作者对细节不够重视,工作人员“嫌麻烦”。
 
其实,从更广的视角看,大学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类组织,其运行和发展不能脱离与社会互动的轨道,大学需要向社会传播知识、信息,也需要倾听、吸纳来自社会的心声、建议。面向社会开设的新闻网,是大学与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渠道。事实上,当作为信息双向传播渠道的高校新闻网向社会单向传播信息时,就从一定意义上堵塞了社会向高校传播信息的渠道。
 
在清华新闻网被黑后,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愤慨和谴责”,这种立场是一个组织应有的立场。笔者相信清华新闻网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将弥补网站漏洞,严防黑客的进一步攻击。但这一事件给我们的提示也要重视:从微观来看,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本校新闻网的定位、内容,采取疏堵结合的方针,注重网站的互动性建设;从宏观来看,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千方百计地加强自身和社会的互动,倾听来自社会的心声和需求。
 
《科学时报》 (2008-9-2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