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道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29 2:27:21
那些光辉的日子永远在心中珍藏
黄道京: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

黄山/图 

8月24日晚上,燃烧了17天的奥运会火炬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缓缓熄灭,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顾刚刚过去的光荣时刻,这成功的背后给了我们中国人怎样的启示?
 
综观北京奥运会的整个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以改革的精神感染国际社会,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以奥林匹克运动宪章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则,去从事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比赛和服务工作,是这届北京奥运会成功的最显著特点。
 
中国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收获了什么?我想,首先是通过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改革、开放、进步、充满时代活力并保持了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让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有机会近距离、全方位重新认识中国,从更加深入的角度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巨大进步,从而感受中国的价值和魅力。其次,中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与世界各国运动员同场竞技,争金夺银,取得了金牌总数51枚,名列世界第一、奖牌总数过百位列世界第二的优异成绩,胜利捷报频传,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中国人的爱国热忱。另外,通过在北京举办一届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特色的盛大奥运会,中国积累了举办同样规模的世界性或国际性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为几年后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和下一次再争取申办奥运会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对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而言,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之处,或说是成功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呢?首先是世界竞技体育比赛的最高形式——奥运会的比赛格局重新排列,中国取代上届奥运会的美国,在金牌总数上名列世界第一,打破了以往由美俄两国交替领先第一的局面;牙买加等小国在田径赛上勇夺奖牌,打破了以往美国人垄断此项比赛的局面;蒙古、多哥、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也夺取了金牌或奖牌,实现了自己国家在奥运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样的突破和格局,使奥运会的比赛更加激烈,也因而更加富于竞技体育的魅力。这届奥运会共有204个国家参加,是历届奥运会参赛国最多的,也是获得奖牌的国家最多的,体现了体育的世界性与交流性,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在本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打破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使这届奥运会成为比赛成绩巨大且打破纪录最多的一届。在本届奥运会上,处处洋溢着团结友谊的气氛。开赛之初,正值俄国和格鲁吉亚两国交恶开战,但两国女运动员却在同场比赛之后的领奖台上相拥致意,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休战”原则与和平、进步、交流的宗旨。这一幕名副其实地使本届奥运会成为一次世界大家庭和平交流的盛会。本届奥运会是一届“最干净”的奥运会。据国际奥委会的报告,这次奥运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的服用兴奋剂检验中,被检出的仅有数人,是历届奥运会中人数最少的,堪称史无前例,人们理所当然地可以为北京奥运会的比赛成绩感到无比自豪!
 
当然,对于中国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而言,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尽管它也有遗憾和不足,但瑕不掩瑜,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现场的祝辞中所言:“这是一个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16个光辉的日子将在我们心中永远珍藏。”
 
奥运落幕,新的一页开始。正如有人所言,奥运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开始。那么,成功的背后带给我们中国人的启示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成功的关键,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成功的保障,亿万人民拼搏进取,不断前进,不断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基础,中国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新世纪,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才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中国正以自己的实力、潜力和魅力向世界展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首北京奥运会的光荣,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总结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朋友相聚北京,共同感受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牢记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奋勇拼搏,公平竞争,挑战自我,体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体育精神。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方嘉宾,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欢乐和喜悦。北京奥运会弘扬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国际体育竞赛和文化交流的盛会。”因此,北京奥运会将永远在世界所有人的心中珍藏。
 
(作者为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科学时报》 (2008-8-29 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