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马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4 3:14:25
评论:别忙庆祝奥数金牌
 
据新华社报道,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7月21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结束,中国队以总分217分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6名参赛选手获得5金1银;大赛共有3名参赛选手在本届比赛中获得满分,其中2人来自中国。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少年在另一个奥林匹克赛场取得佳绩,可喜可贺。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很多未来的数学家崭露头角。2006年的菲尔茨奖(又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颁给4位数学家,其中2位——俄罗斯的佩雷尔曼和澳大利亚的陶哲轩,就都曾是奥赛金牌得主。
 
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国虽然有不少奥数奖牌得主,却还没有人能够取得佩雷尔曼和陶哲轩那样的杰出成就,有些人甚至远离了数学。在取得新佳绩的同时,先别忙着庆祝,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可能更有意义。
 
谁都不能否认,拿到奥数金牌并不代表能够作好数学研究,这是由奥数考试的性质决定的,类似情况也存在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中。在数学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判断重要问题或者方向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这些能力很难在竞赛中得到体现。奥数竞赛面向中学生,不涉及微积分,连高等数学的门槛也没迈进,在这个竞赛中拿金牌,就像在万米长跑中前两三百米跑在第一名,后面的结果还很难预料。
 
然而,奥数竞赛存在的客观问题并没有阻碍其他国家的优秀数学家脱颖而出,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找自身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的奥数竞赛掺杂了太多功利,这与奥数竞赛的初衷——培养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完全符合。
 
在我国,别说在国际上拿到奖牌,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拿到二等奖,基本上就能保送到一流大学数学系,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于是瞅上了这条上名牌大学的道路。因此,本来是培养兴趣的活动,我们却走向了应试的老路。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学生放弃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知识面很窄,根本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很多准备竞赛的学生还要应付拔苗助长式的强化训练,这很难说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据报道,一些专家比较中外做法后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而在国外,一般参加奥赛都是自由的,没有像我们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北京实验中学一位数学特级教师说:“能做出奥数题的学生未必聪明,由于没有接触过而做不出的学生未必将来不是尖子。不恰当的超前训练不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而且会使绝大部分学生从此惧怕数学而远离数学,甚至厌恶数学。”
 
坦白地说,“奥数应试”只是中国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一个缩影。现在,形形色色的奥赛班在全国红红火火,原因就是很多学校招生时都要看学生的各种奥赛成绩,包括体育特长、钢琴过级等。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却没有找到评价素质的好办法,素质教育有演化成“拼盘教育”的危险。在这样的“拼盘”里,升学需要数学证明,学生就去参加奥数;需要音乐证明,学生就得去练琴;需要绘画证明,学生就都背上了画夹。结果是,什么兴趣都要培养,什么兴趣都培养不好,我们能让学生过钢琴9级,却培养不出一个肖邦;我们能让学生取得各种素质证明,却很难让他们成为一位有教养的公民。
 
华人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介绍参加奥赛的国外学生时说:“他们学习奥数纯粹用业余时间,通常是利用寒暑假的工夫去参加集训班。他们学习的出发点也完全出于兴趣,不像中国,学习奥数就像是在培养奥林匹克运动员。”当学生真正为了兴趣参加奥赛,当奥赛不和升学、名誉等挂钩的时候,我们再来庆祝这些金牌。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