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国 张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8-12-12 10:0:26
“碍于面子”相互攀比
校园募捐让大学生左右为难 南开本科生展开调查
 
李宁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生,迄今组织过两次募捐活动,一次是向西部捐款,另一次是义卖报纸,所得捐给残疾人。
 
这名热心的同学发现:“与捐款相比,义卖的方式更受大家欢迎,募捐者的参与程度也高出很多。”
 
经济学院学生葛婧瑜就积极支持过义卖报纸的活动,买一份报纸的同时献一份爱心,让她觉得挺合适。“比起捐款来说,义卖的形式更加新颖,1元钱数目小,还能买份报纸,如果是捐款的话不知道捐多少合适,捐1元觉得少,捐多了自己又觉得压力大,挺矛盾的。”
 
91.6%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园募捐
 
在各大高校的食堂门前,记者常常注意到这样的场景:几名学生不时向路人递来传单,旁边的课桌上立着一个红色的募捐箱。有时,传单上介绍的是一位急症患者,有时,上面印着一项公益计划,譬如“母亲水窖”。由不同社团组织举办的此类募捐活动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就像潮汐一样,一波走了,另一波接着到来。
 
有一群南开学生对这种现象产生了兴趣,并得到了学校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的资助。
 
他们组成“大学生募捐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在天津6所高校开展了一项调查,担任组长的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本科生文雅。
 
文雅和同学们发现,91.6%的被调查者曾在校园募捐活动中捐款捐物,其中不少人还是发起者和组织者。
 
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校园募捐活动在组织、宣传、反馈等方面,与大学生的期望值不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募捐效果。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募捐活动,参与性强、积极性高,79.9%的大学生抱着一种帮助他人的心态参与募捐。此外,还有20.1%的大学生参与募捐活动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曾经受到过他人的帮助,带着一种回馈和感恩的心态参与。
 
直接捐款最不适合大学生
 
但43.8%的人向调查者指出,校园募捐活动存在不科学性、不规范性。募捐形式不科学、募捐物品不明确、缺乏结果反馈等问题,让效果大打折扣。
 
校园募捐活动的组织形式以直接捐款为主,比例高达39.4%,其次是捐衣物(25.3%)、捐图书(26.7%),义卖(5.7%)与义演(2.9%)所占比例较低。但是当被问到哪种募捐活动形式更适合大学生时,被调查者给出的排名是:捐文具书籍、义卖、捐衣物、义演,捐钱排在末尾。
 
调查还显示,在没有参与过募捐活动的大学生中,有32.5%的人认为经济因素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
 
一名学生向记者讲了自己最近的一次捐款经历。有个同学家里出了点情况,系里动员同学们捐款。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碍于面子”每个人都捐了,而且捐款时还做了登记,记了数额,这样让很多人就觉得“给少了多难看呢”。所以,“只能看着给,不能给少了”。
 
“我捐了100块,你还是不要写了,只是一般般。”虽然一贯主张捐款自愿,反对攀比,这名同学还是无奈地被这种从众心理“绑架”了。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李强认为,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尚不能独立,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自己可支配的钱是有限的,以捐款为形式的募捐活动并不符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捐书籍和文具的形式对大学生来讲比较适合。
 
给小学生捐《大学物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被问及捐出的图书类型时,44.2%的人选择的是自己不要的书,38.4%的人选择的是适合募捐对象的,10.3%的人会“随便找几本”,只有7%的人会捐出自己喜欢的书。
 
阿依古丽组织过一次为外来务工子女捐赠书籍、文具和衣物的活动,她无奈地告诉记者:“许多学生捐出的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不适合孩子们看的书籍。还有一些学生将他们留着没用、扔了又可惜的东西变成了募捐品。这些物品,对于受捐者而言并没有使用价值。”
 
还有一个问题是,收到这些物品的主办方,该怎么处理?
 
李强认为,大学生捐出平时不需要的东西虽无可厚非,但无疑给募捐组织者带来了一定困扰。因为每一项募捐活动都有特定的受助人群,只有当募捐上来的物品真正给这些人带来帮助,才达到了募捐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募捐宣传中明确受助人群和接受物品,让大学生的捐赠更有的放矢。当然,如果他们捐出的物品不合适,也不要立刻拒绝,可以将这些物品暂时储备起来,待适合的募捐活动时使用。
 
他认为,义卖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义卖的钱数是有所限制的,避免了捐多捐少的尴尬,义卖物品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具有纪念意义。此外,还应探索一些更新颖和适合大学生的募捐形式,如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以募捐为目的的有偿劳动,所得报酬作为他们的捐款。这样既减轻了大学生的负担,又锻炼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
 
良好信息反馈是持续下去的动力
 
“我们在对被调查者进行采访过程中,他们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知道自己捐出的钱物是否真正派上了用途。这对学生参与募捐活动的热情有很大影响。”文雅说。
 
胡雯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怀着助人的心愿捐款捐物,如果能够知道这些东西确实到达了受助者手中,心里会非常高兴。因此,我在组织过的一次为患白血病的高三老师捐款活动中,就将那位老师手术成功的消息以海报形式贴了出来,感谢那些参加募捐的师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大学生愿意通过点击率大的校园论坛发帖发起募捐,请论坛版主帮忙“置顶”推荐,能吸引不少人气。当然,募捐者往往也要在活动结束后,上网公布所收款物及用途,给网友一个交代,否则就会失去信任。
 
李强指出,在国外,募捐是一项专业性的活动。但我国高校中许多募捐活动由大学生组织,他们对于募捐的相关法律法规、程序等尚缺乏了解,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相关的指导。比如说,募捐结束后要有一个结果反馈,让捐助者知道自己捐赠的钱物的用途和效果。
 
“这一点尤为重要——良好的信息反馈是促使大学生将奉献助人行为持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如何看待大学生募捐行为,李强认为,“8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内心安全感强,做事基于个人内在价值定位。他们参加募捐等社会公益事业,更多的是内心善良呼唤使然,旨在获得个人内在酬赏,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好评。因此社会、学校在教育、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应从这一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让大学生切身了解我国社会低收入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现状,使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善良天性和高尚的心理需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希望通过募捐等活动继承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文雅说,“我们项目组提出倡议:规范募捐活动、选取适合大学生的募捐项目、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大学生捐助物资要有选择性。”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