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姚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4 2:52:48
百年科技期刊巡礼:《学艺》《科学》与华罗庚的成名之作

1926年出版的《学艺》第7卷10期,发表了苏家驹《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

1930年,华罗庚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15卷2期发表。 

70多年以前,有两份很有影响的期刊,一份是创刊于日本的文理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学艺》,一份是创刊于美国的中文科技学术期刊《科学》。前者发表了一篇有错误的数学论文,后者则发表了一位自学青年更正其错误的一篇论文。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却改变了一位自学成才者的命运,也由此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就是华罗庚(1910~1985年)。
 
1926年出版的《学艺》第7卷10期,发表了苏家驹《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一文。此文发表后,已被熊庆来看出破绽,但未及撰文批驳,却被19岁的青年华罗庚发现,并给学艺杂志社写信指出错误。《学艺》于1929年5月出版的9卷7号登出简短声明,指出苏文错误:
 
“前半均合理论,但自第三页第十五行‘若将P3写为二项式……’,以下语意暧昧,显与次页下段矛盾,查此问题,早经阿柏(N.H.Abel)氏证明不能以代数的方法解之。仓促付印,未及详细审查。近承华罗庚君来函质疑,殊深感谢,特此声明”。
 
4年之后的1930年12月,华罗庚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文在《科学》15卷2期发表。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1893~1969年),从《科学》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随即到处打听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乃为一自学青年。熊庆来了解到他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托唐培经邀其到清华大学工作。唐培经拿着华罗庚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由金坛北上的华罗庚。这位年仅21岁的青年,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杖于1931年走进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读完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两年后,又破格担任助教,继升任讲师,并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归国后,年仅28岁即任西南联大教授,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
 
这里,《学艺》的勇于认错更正,《科学》敢于发表一位年方二十的自学青年的论文,颇具伯乐荐举之功,熊庆来、唐培经、杨武之对华罗庚的培养,也深显老一辈科学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独特育才方式。这在70余年后的今天来看此事,仍然给人以很多启示。
 
《科学时报》 (2008-12-4 B3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