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万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7
选择字号:
生源压力影响师范教育?

 

■包万平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出现,学龄人口持续减少,公立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数量大幅缩减,教师数量也迎来“负增长”。

基于此,近期有网络舆论声称,我国很快也会面临在上述国家出现的学龄人口负增长、教师过剩问题,并影响国内高等教育师范生人才的培养及相关就业问题。不少网友还针对目前国内某些师范生就业困难等现实,提出了“佐证”。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两大特点决定师范教育任重道远

在国际上,很多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测算教师编制的常规依据是其在学人数,也就是按照特定比例配备相应的教师数量。日本、韩国等国在出现少子化的同时,会减少公立学校的教师供给数,这是一种常态化操作。

存在同样境遇的国家还包括德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荷兰、新加坡等国。它们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小、城镇化率比较高,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一致,教师供给相对较为富余,没有过多的历史欠账。

然而,我国与上述国家的情况截然不同,至少存在两个明显特点。

其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东部地区教育资源整体上相对富足,教师供给较充裕;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教师供给还有较大缺口,不少学校不得不招聘大量外聘、合同制人员。同时,随着各地城镇化的加速,许多教师更愿意去城市,甚至是大城市,而不愿留在偏远地区。这就形成了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缺乏教师的现象。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是以教育公平为基础的,而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这就要求大量师范生仍要到广阔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去,以缓解地区间师资配置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

其二是教育基数大、历史欠账多。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方位、深层次的高质量发展,这要求师范教育通过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支撑国家发展。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师范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岁月,但在现实中还有大量历史欠账没有还清,尤其是在教师培养、保障与发展等方面。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着更加迫切的向往。而某些地方还存在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等现象。一些教师的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而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正是上述特点的存在,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师范教育依然是我国的重要教育形式。

“一个目标、四个基本点”

为解决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2018年,我国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并在《教师法》实施25年后启动了修法工作。

在笔者看来,我国启动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四个基本点”。

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指提高教师的地位和职业吸引力。近些年,我国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布局中,确立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可以说,无论是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还是创新编制配备、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实现不同区域教师队伍均衡化发展,改革的核心目标均是从社会全局出发来保障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

四个基本点分别是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人事改革、开放提质。

思想建设重在强化师德师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将“突出师德”作为首要改革内容。为此,教育部出台了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确保准则得到切实执行,还制定了若干相应的配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政策要求的执行力,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能力建设重在提升教师素质与专业化程度。在全社会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发展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做到“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师范生生源质量显著提高,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并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院校的师范专业,在招生中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等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

人事改革重在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具体来说,一是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是高校师范专业本科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二是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包括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内容等。三是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例如,在职称评审上,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称初级职务和中级职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根据教师履行职务的年限和要求,依照规定晋升。

开放提质的重点是提质。开放则要求师范教育更加包容、多元。为此,《意见》提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并且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2022年,教育部还启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提出“以组团帮扶方式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推动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群”。

同时,为扩大教师供给来源的广泛性,我国在教师资格政策设计中也达到了最大程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列的要求,允许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畅通了全社会最优秀人员进入教师职业的渠道。

师范教育面临培养模式挑战

回头来看,这些举措的效果正在显现。近几年,高考招生中师范类专业招生分数线直线上升,各类人员报考教师资格的热度不减。这足以说明我国师范生及教师职业不但没“凉”,还会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变得更受欢迎。

然而,面向未来,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师范生,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必须确立“兴国必先强师”的理念,这包括国家层面的整体性政策设计,也包括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等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细化安排。未来5—10年,通过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加强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支持,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对经过专业认证、办学水平高的师范专业推出特殊招生政策,吸引发展潜力大、喜欢教师职业的生源优先报考。

同时,以造就“四有好老师”为目标,通过考核、晋升等多种方式,用10—15年时间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

其次,完善师范生培养模式。一方面,健全多元协同参与的师范生培养体制,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统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协同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以“老三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以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全球与国际化、人类与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的“新三课”课程体系构建。同时,还要强化师范生技能培养,并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重点强化对师范生普通话、“三笔字”等基本技能的考核。

此外,还要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教师成长机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尤其在信息化时代,培养优秀的教师需要职前、职后一体化设计,要建立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互通、国际教师教育与国内本土教师发展衔接的立交桥。

这要求有关部门在学位点布局等方面向师范院校倾斜,搭建师范生在“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等不同学历层次和职业成长上的进阶渠道与平台,形成教师职前师范教育、入职专业辅导和职后继续教育无缝对接的成长空间,实现多层次与终身化教师发展。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23-02-07 第3版 大学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