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21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
要倒着思考如何组织科研活动

 

工作中的邵峰。郑金武摄

■本报记者 郑金武

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学术副所长邵峰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

邵峰是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的国际科学领军者之一,其研究成果极大推动了领域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近日,围绕创新环境、科研范式、人才培养等话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邵峰。

《中国科学报》:你在2005年回国进入北生所,有人提出质疑。你曾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吗?

邵峰:2005年,我国在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差距非常大。那时候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是,同样一项研究工作或是一个进展,如果能在国内做的话,其价值意义和影响力肯定会比在国外做更大。

这就好像你做了一块月饼,对于已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人说,他肯定并不太稀罕;但对于还不是很富足、没太吃过月饼的人来说,一块上好月饼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美国科研体系比较完善和稳定。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你大概可以预测到自己在科研上能走多远多高、产生多大影响,未来生活大概率是什么样的。

而我的性格里却有一点点不安分的因素,就是总希望有一些不确定性,希望这个不确定性给自己一个可以努力和追求的弹性空间,当然这种不确定性也有风险。我希望这个弹性空间可以把我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中国科学报》:如何评价现在北生所的科研环境氛围,你在北生所遇到的最大难处是什么?

邵峰:在北生所最大的难处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往往是没有人做过或老大难的问题,所以绝大多数项目是失败的,只能不停地去试。

我的难处是要不断鼓励、说服学生和博士后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对课题的判断。坦白来说,我作为实验室主任,负担相对较小,毕竟实验室有十几个课题,每年只要有一两个课题能突破,就不错了。但是对于每个做课题的学生和博士后来说,他们的压力比我大。所以在这种时候,我得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不能因为惧怕失败而失去挑战困难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创新性工作。

《中国科学报》:你所说的北生所“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是不是也应该在科研领域推广?

邵峰:我们这个研究所,“宽容失败”这件事情做得还是很好的。身为北生所的实验室主任,是不需要每年汇报的。我们研究所不会问你今年发了什么文章、出了什么成果,但内部有学术上的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会了解你的科研进展,但不是考核你的科研绩效。我们这里没有科研绩效这个概念。做科研怎么能有绩效呢?要做原创的东西,怎么能用绩效来评估?

从创新角度来说,这样的科研模式确实值得推广,会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有帮助。但推广也有一定难度和前提。宽容度和自由度太大,容易出现养懒人和庸人的情况。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

在北生所,情况比较好。在长期形成的文化氛围下,懒人自己会觉得不太适应。对于科研人员,北生所不会用条条框框、打分之类的制度去限制人,我们更看重个人对科学的追求。

《中国科学报》:现在我们提倡创新科研范式。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会对新药研发、生物科学领域的科研范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吗?对于科研范式创新,你是怎么认识的?

邵峰:新药研发确实很难,现在也有一些跨学科的技术,在特定情况下确实会对研发有帮助,但实质性帮助可能远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样大。个例情况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研究提升很大。但一般来说,新药研发还是得踏踏实实地去筛选、优化。

我想说的创新科研范式,跟你理解的有点不太一样。我个人感觉,我们的基础研究活动有点过于受追求职业发展的价值要求所导向和束缚,普遍就是做学生、博士后,然后找一个工作,开始申请基金,再做一些确定性大、容易发文章的研究。有时我们忘记了做科研的初心是要真正回答和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

此外,我们的科研工作也过多地被前人的研究模式所影响。有人用大脑的细胞做出了一个图谱,另一个人就考虑能不能用肺的细胞做一个图谱。大家很习惯将同一个研究模式推广到很多课题上面,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研究方式。这种旧的科研范式才是需要改变、创新的。

我们需要倒着思考如何组织科研活动:首先是确定需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是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接受什么样的训练、在哪些方面做好积累。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科研范式创新。科研范式的转变,要尽可能摒弃程式化和套路化,避免不断重复自己习惯和能做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现在年轻人走向社会,压力较大。你对青年人才的发展有何建议?

邵峰:这是他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我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那么许多东西其实自然而然是会解决的。

我经常跟团队里的学生讲,你们进入了一个最好的研究机构、一个最好的团队,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抓住机会,努力学习,使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尽可能大的提升、把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尽可能地回答清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这些,后面的职业发展自然会有好出路的。

《中国科学报》 (2021-10-2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