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吴铭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28 9:41:37
解困交通双赢之举 通勤车尚需磨合

 
通行车成为中关村一道新风景,乏人问津有其因。摄影/孙太
 
□ 吴 铭
 
为了方便市民工作上班,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北京市公交集团和昌平区交通局等部门,相继开通了天通苑和回龙观开往金融街、中关村及国贸地区的通勤车。在中关村鼎好和海龙两大卖场之间即为中关村通勤车停靠点。
 
中关村开往天通苑的通勤车司机赵师傅表示,乘客对通勤车大都是非常满意的。他说:“每天下午6:20从中关村准时发车,通勤车都在交通管理局备案在册,可以走公交快速通道,每天早晚各一趟,每趟大约跑一个小时,快的时候50分钟就能到站。这辆车能乘坐50人,每天早晨从天通苑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坐满,有不少人是办理的单程的,晚上回去时乘客会少很多。”
 
天通苑和回龙观是北京市北部两个很大的社区,聚集了大量的上班族,曾有报道标题为“11万人受困天通苑”,天通苑还号称“通天有路,地上无门”,足见其交通压力之大。为了缓解天通苑、回龙观的交通之困,道路建设、城铁开通等各种办法一直在推进。通勤车是最近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并不顺利,至今回龙观开往中关村的线路就一直很难开通。
 
据回龙观通勤车报名咨询处工作人员称,从报名到现在将近两个月了,开往中关村的线路才有15个人报名,而通勤车标准载客是50人,按照公交集团的规定,只有达到规定的30人才能发车。“目前回龙观只开通了到金融街的直通车,其他几条线路都因达不到30人而无法开通。”咨询处工作人员说。
 
在回龙观社区“论坛·通行快车”中有很多帖子,对此事多有抱怨。一位名为“铁观音”的网友说:“建议开往中关村的班车考虑在那上学的孩子。观里有不少孩子在中关村一、二、三小上学,早上送孩子是一个老大难,若能把这部分人群考虑进去,适当调整班车路线,一定很受欢迎!”网友xuys50说:“基本不靠谱,时间没法保障,发车点少,收费贵,打着公益旗号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据天通苑—中关村线通勤车报名咨询处赵女士介绍,“通勤车每天早晨7:00从天通苑东区小学出发,最迟8:10到达中关村;下午6:20从中关村发车,最迟7:30到达天通苑。车辆是由公交集团提供的,每辆车45个座位,现在第一辆车还有最后几个座位,第二辆要达到30人报名才可以发车。现在报名人数最多的是开往金融街的线路,已经将近90人了,有两辆车在运行。”赵女士表示,公交公司只有这样的车,发车时间和车辆大小都是公交公司规定好的,短期内不会更改。
 
对于如何解决下班时间不固定问题,工作人员说道:“下班时间不固定可以单程坐车,收费是按月计算,比如8月份除去节假日和周末通行23天,包月往返为368元,单程是184元。另外每次上车要刷4角钱的公交卡,这和公交车的刷卡制度一样,属政府行为,北京政府对公交公司有补助。”
 
某通讯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先生是通勤者的受益者之一,他表示,自己在中关村已经工作5年了,家住在天通苑,通勤车的开通使自己上班方便多了,不用来回倒地铁,还可以在车上休息。但是他也表示,“车的班次比较少,可选择性比较小,我觉得应该很多人想坐,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地点不太合适,二是时间点不太合适,价格上也有点偏贵,和自己包车也差不多,几个人包车单程是10块钱。”他建议下班时间班车可以分不同时间段分班次,这样乘客可以多一些选择。
 
刘小姐是清华大学在读博士后,她说:“我是在7月初办理的乘车卡,每天晚上5点半可以离校,通勤车开车时间上有点晚,每天都是在单位等一段时间再出来。线路停靠点覆盖的面更宽一点就好了,如果在清华大学旁边有停靠点,自己就不用走这么远了。”
 
关于价格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目前北京市地铁统一票价2元,公车起价是0.4元,按照最低价格计算,每天地铁换乘一次公交车来回一趟的价格是4.8元,22天共计105.6元。不过,地铁涨价势在必行,公交再取消4折的折扣,按地铁平均单程4元计算,每月的交通费用就会涨至220元。而开车的油费保守估计每月也在八九百元。这样对比看来,通勤车的性价比不算太差。但问题的关键是,班次、时间等都需要和用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磨合。
 
从民意来看,通勤车的开通是一项不错的举措,但是,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调整和改进。那么,有关部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笔者拨通了北京市公交集团咨询电话96166,服务人员说:“这儿没有回龙观通往中关村的直通车这条线路,有的通行车是社区开通的,归社区管。”
 
公交集团“科技运营部”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我们公司负责的,对这件事情不太清楚。”同时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应该去问昌平区交通局。昌平区交通局工作人员对此也表示不太清楚,又把交通局客运管理所的联系电话告诉了笔者。当笔者致电交通局客运管理所时,得到的答复是,他们没有具体参与,这是政府出面开通的,是一个政府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在交通局客运管理所备案,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笔者再次拨通了回龙观报名咨询处的电话,工作人员含糊其辞地说应该是公交集团昌平分公司负责,同时他表示现在“基本上是这个推那个,那个推这个,自己也非常为难。”
 
明明是一件好事儿,但是为什么各部门相互推诿呢?听取民意并对通勤车的线路、时间和班次做出更为合理的规划,将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期待通勤车这项举措能够更好地实施,本报也将进一步关注。
 
《科学时报》 (2011-07-30 A2 社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