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高长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13 6:56:16
河北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日前在河北钢铁集团石钢公司调研时强调,钢铁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由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努力生产更多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
 
□本报记者 高长安
 
河北钢铁产业规模大,多年来为国家和河北的经济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但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
 
“十二五”期间,全国经济增长将逐步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以生产基础设施用材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河北钢铁产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成本和生产成本等不断上涨,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河北钢铁产业的出路在何方?
 
日前,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在河北钢铁集团石钢公司调研时强调,钢铁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紧紧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由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努力生产更多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
 
民企抱团延伸产业链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峰峰矿区获悉,由峰峰矿区6家民营钢铁企业自主联合组建的“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区钢铁产业由传统的家族式、合伙式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新集团组建成立后,预计钢铁年产能达到585万吨,年销售收入207亿元,利税13亿元,可直接安排就业1.5万多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4万多人。
 
这次合并重组的民营钢铁企业包括宝信钢铁、合信钢铁、荣喜钢铁、新方铸造、鸿泰铸造和恒丰铸管6家企业,合并的主导企业为原宝信钢铁公司。这些企业在河北省的钢铁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联合重组后可以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发展下游高附加值钢铁产品上有所突破,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近几年,在钢铁行业高成本的影响下,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产品单一导致行销网络欠缺和资金运转不畅,多数企业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在此背景下,河北宝信钢铁集团应运而生。
 
此次重组按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培育大集团”的总体思路进行,以确保达到优化产品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目的,这也是继武安12家民资钢厂合并成为“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后,又一起河北钢铁民企合并的案例,整合后的宝信钢铁集团有望跻身河北百强企业榜单前十强。
 
河北省相关人士也认为,进一步推进联合重组是实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在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2011年理事大会上,省冶金行业协会会长王义芳表示,实践中,区域内和跨区域、纵向和横向以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都可以尝试,关键是重组以后要发挥协同效应和提高竞争力。
 
峰峰矿区区委书记李士海表示,河北宝信钢铁集团的正式成立,将进一步整合区内优势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加速区内钢铁产品的优化升级,对加快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冶金工业园呼之欲出
 
日前,河北钢铁集团与涞源大湾钼矿区的碧溪矿业公司签署整合协议。至此,河北钢铁集团完成了对大湾钼矿区9家民营企业矿产资源整合,为加快推进大湾钼矿区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河北冶金工业园区钼冶炼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整合大湾钼矿区是河北钢铁集团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的又一举措,标志着该集团正在实现由单一矿种开发向多矿种开发并举的重大转变。”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董事长王洪仁介绍说。
 
涞源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包括大湾矿区2.2亿吨钼原矿、木吉村矿区的100万吨铜金属储量、镰巴岭矿区尚未探明储量的较大的铅锌矿床。此外,独山城矿区拥有储量将近5亿吨的铁矿资源。但长期以来,当地一些企业粗放式的开发,影响了矿山安全生产和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
 
同时,矿山采掘活动中形成的废石、尾矿对当地自然和生态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河北钢铁集团整合开发涞源有色金属资源,建设河北冶金工业园区。
 
目前,河北钢铁集团已经完成对区内钼资源的整合,正加快对木吉村铜矿、支家庄铁矿和镰巴岭铅锌矿的整合开发。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河北钢铁集团将在河北冶金工业园区内形成10万吨锌、10万吨铜、1万吨钼的冶炼产能;将在涞源地区形成年产4.5万吨锌精矿、1.2万吨钼精矿、4.8万吨铜精矿和100万吨铁精矿的产能。涞源地区矿产资源整合步伐的加快,将有力推动河北钢铁集团由单一矿种开发向多矿种开发并举的重大转变。
 
3年完成40亿元钢铁科研投入
 
记者从河北钢铁集团石钢公司了解到,总投资3.2亿元的河北省钢铁工业首个中试基地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据了解,该项目将配备一流的研发设施、高端的检测仪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钢铁实验室,成为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
 
“技术创新是集团实现由大到强的重要支撑,实现技术创新,科研投入是关键。”河北钢铁集团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集团将确保年科技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据了解,3年来河北钢铁集团累计压缩新增产能、重复建设项目115个,压缩总投资估算995.5亿元。完成结构调整项目投资356亿元,占总投资的70.6%。同时累计完成科研投入40亿元,开发新品种250余个,其中大部分品种填补了省内空白。
 
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河北钢铁集团的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统计数字显示,该集团组建以来,营业收入由2008年的1670.3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270.97亿元;总资产由1902.26亿元增长到2820.83亿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该集团实现利税总额260.2亿元,其中利润110.89亿元。
 
该集团在加强自身科研攻关力度,围绕提升产品赢利空间,以产品研发增效益,以技术研发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展开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钢研总院、北科大等院校签署了5855万元的科研合作项目,在大口径石油管道钢、汽车板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坚决推进结构调整
 
张云川在河北钢铁集团石钢公司指出,河北省的钢铁产业规模很大,多年来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十二五”期间,以生产基础设施用材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河北钢铁产业,市场形势不容乐观。要继续发挥钢铁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唯一出路就是紧紧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
 
张云川说,调整钢铁产业结构、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很不容易,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5年乃至10年的努力;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装备改进、管理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不断推进。河北必须化压力为动力,下定决心、统一思想,明确举措、扎实推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要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由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努力生产更多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
 
张云川强调,河北钢铁产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是,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控制成本、调整结构,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控制总量,就是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一吨产能也不增加。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考核,对于擅自扩能的企业,要严格追究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淘汰落后,就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凡是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淘汰类项目,无论是高炉、转炉还是电炉,都要坚决淘汰。
 
在工业生产的全流程中,凡是技术水平落后的工艺段,也要坚决淘汰。控制成本,就是要努力挖掘潜力,推进节能降耗,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调整结构,就是要紧紧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把立足点放在生产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上来,真正做到淘汰落后产能做减法、提高质量效益做加法。要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调整结构,把技术创新体现到新产品的研发上,把技术进步体现到先进的工艺技术保障上,在加大力度采购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技能,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保障。
 
相关阅读
 
河北深化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战略合作
 
本报讯 7月5日,河北省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进一步深化加强战略合作协议和河北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按照协议约定,“十二五”期间,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在河北省的投资将超过40亿元。
 
据了解,多年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与河北省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河北省投资建设了涿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石家庄高速工具钢产业基地。2005年,经河北省科技厅积极筹备,河北省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书。2008年,河北省政府及有关市政府、企业和协会学会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签订了《河北省钢铁业政产学研联盟协议》。
 
记者从河北省科技厅了解到,近年来,河北省科技厅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等方面大力推动河北省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的科技合作,将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旗下的河北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粉末冶金高速钢产业化开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涿州新材料分公司承担的“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行业工程化应用技术”列入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给予10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依托河北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北省高速工具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投入使用,到2015年总投资将达到5000万元,将建设成为国内高速工具钢行业的新产品开发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为我国高速工具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次签署的协议约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优先将科研成果在河北省企业转化和推广、优先选择河北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建设地点。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推进河北省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把中国钢研投资的涿州基地、石家庄基地建设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科研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十二五”期间,中国钢研在河北省的销售收入力争超过100亿元。(高长安)
 
《科学时报》 (2011-07-13 B4 区域 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